5月3日,在樟树市经楼镇中林村茂林村小组一家农户的屋檐下,双腿肢体一级残疾的卢义娥开端了她每天必做的“功课”——用毛线钩织鞋子。卢义娥纯熟地飞针引线,一只带有“不祥如意”图案的毛线鞋,在她的手中渐渐成形。
今年54岁的卢义娥,因患小儿麻木症而招致肢体一级残疾。38年前,她和吴细艳结婚。丈夫患了慢性支气管炎,夫妻俩结婚20多年后才生育一子。
“原本我们夫妻俩身体就不好,生活不断很艰辛,儿子出生后日子更难了。是党的好政策,重燃了我们全家生活的希望。”卢义娥说,2014年她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穷户,结对帮扶干部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协助制定脱贫方案,落实各项社会保证兜底政策。“20多年前我就会用毛线钩织鞋子,那时钩织的鞋子只够全家人穿。被列为建档立卡贫穷户后,帮扶干部晓得我有这一技艺,鼓舞我重操旧业。从那时开端,我每年钩织的鞋子超越100双。”卢义娥骄傲地说。鞋子钩织好后,卢义娥拿到集镇市场去卖,有时碰到周边村庄有办喜事的人家,也会到她这里批量买鞋。
“其适用毛线钩织鞋子很辛劳,如今很少有人会用手工去钩织鞋子,但手工钩织的鞋子质量好。刚开端钩织鞋时,手掌经常被打底的丝线勒出血泡,疼痛难忍,往常手掌起了厚厚的一层老茧。”为便于到集镇上卖鞋,2018年,卢义娥买了一辆电动车。从此每个赶集日,集镇市场都有她卖鞋的身影。
卢义娥说:“总不能光靠政府的救助,也应该自强自立。我一年卖鞋的收入近4000元。”她还通知记者,去年加上低保、残疾补助和钩织鞋子等收入,全家年收入达2.2万余元,顺利脱贫。
新美
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