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乌鲁木齐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乌鲁木齐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0年05月27日 03: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新疆乌鲁木齐墙体广告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乌鲁木齐市作为一座多民族共居的城市,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源远流长,生活在这里的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交往交流

  各族居民情谊越聚越浓


  天气好时,只要有空儿,天山区固原巷社区干部苏燕都会把89岁的亲戚买买提·呢亚孜带出家门在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两个人有说有笑。

  四年前,两人结对成为亲戚。

  买买提·呢亚孜的心脏不好,腿脚也不方便,膝下无子,由于缺少陪伴很少出门。苏燕知道后,一有空就带着老人到院子散步,说说趣事,唠唠家常,老人总是乐呵呵的。

  平日里,苏燕还经常提些蔬菜、水果去买买提·呢亚孜家,再看看家里缺不缺米、面,每次看到快没了,她总是立即给老人备上。

  买买提·呢亚孜也很关心苏燕,每次家里做了好吃的,总会招呼她过去吃,两家人就在这样的点滴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苏燕就是我的女儿。”买买提·呢亚孜说,自己哪里不舒服,心里有什么事总是第一时间给这个女儿说。

  在乌鲁木齐,像苏燕和买买提·呢亚孜一样,从陌生到亲如一家的事并不鲜见。

  经开区(头屯河区)东林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杨洁与居民塔西·马哈木提结对成为亲戚已经三年多了。塔西·马哈木提患有高血压,他老伴儿患有糖尿病,杨洁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血压、血糖等,并记录下来, 叮嘱他们注意事项,有空还去帮他们买药。老两口也时常关心杨洁的工作生活。两家人在几年的相处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成了彼此的牵挂。

  守望相助

  各民族如石榴籽般抱在一起


  水磨沟区乌化小区居民黄洪星已84岁高龄,在这里生活了40多年。只要他出家门到大院里,总会在一个地方停留。

  大院里,有一棵40多年树龄的沙枣树,居民把它唤作“同心树”。树干相互环绕交叉生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生活在这里多个民族的居民,守望相助相亲相依。在“同心树”的一旁,静静矗立着阿迪·艾沙的铜像。

  阿迪·艾沙是原乌鲁木齐化工厂工人,1982年7月,68岁的阿迪·艾沙因骨癌病逝,病逝前将1000元积蓄交到厂领导手中,用于奖励工作积极、民族团结做得好的同志。

  “这个大院,用阿迪·艾沙的名字命名成了民族团结大院,传承了一种互帮互助、手足相亲的精神。”黄洪星说,阿迪·艾沙曾是他的师傅,给了他很多鼓励和帮助。每次在这里停一停,他都感觉到温暖。

  居民阿不力克木·牙生和哥哥生活在一起,两年前做了盲肠手术,术后消瘦了许多。哥哥工作忙,没办法照顾他。得知情况后,邻居们轮流去照看,并捐款为他买营养品。在大家的关爱下,术后有些清瘦的阿不力克木·牙生脸色红润起来,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这些年,小区的变化很大,但民族团结深情始终没有变。我身体恢复的好,离不开大家的关心和帮助。”阿不力克木·牙生说,这个大家庭很温暖,在大家心中,守望相助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根植于一言一行的点点滴滴。

  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


  来自和田地区于田县的艾比拜汉·买吐送一家,目前在新居社区定居,生活、工作都在这里。“方便、舒服,特别好。”艾比拜汉·买吐送说,她和丈夫、孩子刚来乌鲁木齐的时候,根本想象不到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刚来乌鲁木齐的时候,艾比拜汉·买吐送一家人租住在一个约30平方米的自建房里,老公打零工赚钱,她就在家照看孩子、收拾家务。

  在社区开展的“送技能、送岗位”活动中,艾比拜汉·买吐送在绢花班免费学习了制作绢花的手艺,制作出来的绢花计件领工资。随着手艺越来越娴熟,她成了班里的技术骨干,收入也不断增加。

  2017年,艾比拜汉·买吐送租住的房子纳入老城区改造范围内,她在新居社区申请到了一套73平方米的公租房。

  新居社区是乌鲁木齐保障性住房小区,现有居民1421户3267人,是一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回族等17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针对群众的就业问题,社区干部多方奔走,引进企业,投入资金搭建厂房,开办手工绢花、食品加工等培训就业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解决就业托起居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新居社区还通过成立社区群众服务中心、开办文化学校等,不断延伸服务触角,用真心服务汇聚起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首府新姿

  新起点 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近年来,尤其是2016年9月提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目标以来,乌鲁木齐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以“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结亲周”活动为载体,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民心基础;创新和丰富创建载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工程”,抓细抓实民族团结“细胞工程”,打造创建活动“十进”品牌,进一步激发基层创建活力;聚焦民生福祉,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获得新发展、呈现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截至2019年底,乌鲁木齐全市共命名挂牌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大院(小区)”3004个、“民族团结之家”活动阵地1065个、“民族团结示范户”

  14.6万户。55个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150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自治区表彰。

  全市共有150余万各族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互相结对认亲,开展各类联谊活动80余万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100万人次,先后为结对亲戚和辖区困难群众解决各类问题108.8万件。

  2019年底,乌鲁木齐市被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20年4月13日,国家民委授牌乌鲁木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这里已是一方团结进步发展的沃土: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百姓富庶。

  这是新的起点。正如我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授牌大会”提出的: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要以获得殊荣为新的起点,珍惜荣誉、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乌鲁木齐正着力巩固提升,从创建模式切换为示范模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市民感言

  绒毛厂家属院居民赵明花:社区设立了“民族团结之家”活动场所,成立了文艺活动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大家经常在一起搞活动,写春联、包饺子、吃抓饭,相处得跟一家人一样。

  公交车驾驶员谷祥峰:我带的徒弟各个民族的都有,他们工作在乌鲁木齐各条公交线路上,遇到问题大家一块交流探讨。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给各族市民提供更好的公交服务。

  乌鲁木齐县板房沟镇板房沟村村民阿合买提·司马义:我是个残疾人,父母相继离世,生活方面邻居、结对亲戚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们的心紧紧贴在一起,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很幸福。    新疆乌鲁木齐墙体广告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