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高速法律:近期相似欺诈表象比较突出
重庆晚报讯(记者 杨民)开着价值40多万的豪车,却向你借1000块钱油钱,你能想到这是圈套吗?昨日,市民周先生来电反映,本月12号他就曾遇到这样一名借钱的“贵妇人”。
女子行骗
高速路拦车借钱
12号下午两点,周先生驾驭路虎车回来主城,当车子路过彭水境内一加油站时,遇见一个着装时髦的妇女站在路旁边向他招手。
“大概40岁左右,穿戴时髦,身旁停着一辆白色的奔驰车,报价在40万元以上。”见她招手,周先生将车靠了曩昔。
女子通知周先生,她是南京人,在做服装外贸生意,这次到彭水收账,没想到钱没收到钱包反而被偷。如今她要赶往四川广元,可车子没油了,期望好心人能帮上一把。
听了女子的叙述,周先生善心大发,本着出门在外,江湖救急的想法,他直爽的掏出500块钱递给了对方。接过钱后,女子又接着问询彭水到广元的间隔。
“还有这么远啊,500块钱恐怕不行哦?”当得知两地相距七八百公里后,女子立时眉头紧皱,“可不能够再借我500元,过两天我多还你一千。”
听到对方忧虑钱不行,周先生又掏出500元递给了对方。女子为表明并未说谎,不只通知周先生自个叫李丽,还索要并拨打了周先生的电话号码。全部完成后,周先生驾车脱离。
事主觉悟
要债时对方不见
14号是女子许诺的还款日期,周先生一直没等来对方的电话。当拨打她的电话时,对方却一直关机,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自个上当了。
“有种被人摆弄的感受。”周先生一怒之下挑选了报警,但由于没有记下女子的车牌号和其它有用信息,警方也有些力不从心。
找法律人员求助
怎么才能防止上当受骗,重庆晚报记者就此咨询了高速公路法律部分。
“遇到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是让她直接找法律人员求助。”一法律人员表明,近来一段时期,相似的欺诈表象比较突出。
法律人员通过对有关事例进行概括,总结出嫌疑人欺诈套路:实施行骗的都是女性“外地人”;地点多选在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或收费站邻近;行骗目标都是有车一族。
他们提示市民,再遇到相似求助,市民若要帮忙,必定先检查对方有关证件,如身份证、驾驭证等。但为稳妥起见,能够直接求助于高速公路法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