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对于新县多个产茶城镇的干部们来说,这个春天过得才是真“春天”:不必再为目不暇接的送茶、款待发愁,不必再为敷衍上级领导“要茶”东躲西藏。这一切,源于新县纪委本年年初的一道指令:全县范围内实施“禁茶”。一位产茶乡的干部称,仅“禁茶”这一项,为乡里节约财务支出70万元,“日子好过多了,作业也能正常展开了”。
【新政】新县饯别大众路线实施“禁茶”令
昨天上午,新县县委副书记刘耀林到新县八里畈乡丁湾村指导作业,在与当地干部座谈时,他面前的茶杯里与众不同:他人都是一杯绿茶,他的则是一杯白开水。
这位身世于茶乡、喝了几十年绿茶的处级干部,莫非“戒茶”了吗?会后,刘书记私下通知东方今报记者,其实他并非是“戒茶”,之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不喝茶,是为了配合县里的“禁茶”作业。
为狠刹党员干部收送新茶之风,本年3月26日,新县纪委和新县党的大众路线教育实习活动单位联合拟定、下发了《关于禁止单位和干部之间赠送、索要和收受新茶的紧急通知》,明确了“五个禁止”的纪律需求。新县纪委书记袁钢向东方今报记者介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了执纪监督力度,对迎风违纪的,发现一同、查办一同,及时通报曝光。
“禁茶”令发布后,县领导纷纷带头履行。每次下来视察作业,刘书记都是喝白开水:“我不喝茶了,底层干部就不必再为要不要给我送茶尴尬。”
“五个禁止”
◎禁止用公款采购赠送新茶
◎禁止单位和干部之间赠送、收受新茶
◎禁止向底层和效劳目标索要新茶
◎禁止用公款列支高级新茶
◎禁止向下属单位和效劳目标分摊转嫁采购新茶费用
【追溯】“送茶”风让底层干部“吃不消”
新县的“送茶”风由来已久,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端。
对于“送茶”风,新县八里畈乡党委书记胡峰深有感触。胡峰曾在新县主产茶区之一的陈店乡作业多年,后调到新县最大的产茶区八里畈乡任职。
胡峰通知记者,每年新茶上市后,各产茶村都有上交乡政府茶叶的使命。其时茶叶廉价,跟着茶叶加工技能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进步,茶叶质量越来越好,报价越来越贵。后来,茶叶开端市场化运作,茶公司、合作社增多,乡里没有了茶源,开端许多买茶送领导。
“一部分是送上级领导,一部分是款待各级领导,临走每人都会送两斤茶叶。四五自己,每人两斤茶叶,即是近万元。”胡峰说。每年新茶上市后,都有目不暇接的款待。躲又躲不掉,一天好几拨,临走都得送茶叶。“最多的一年,不算吃饭款待的费用,仅送茶的开支就达到了69万元。”
“上一年、前年,每年的‘送茶’费就有50万元,占乡财务的一半,茶乡的负担格外重,真是吃不消。”胡峰说。
【改变】产茶乡一年节约近70万元
“‘禁茶’令发布后,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说起“禁茶”令发布后带来的改变,胡峰很振作。
为了履行县里的“禁茶”令,八里畈乡实施“三不”方针:不给领导送茶、来人不给茶、不报销茶支出。除此之外,乡里还派专人到茶厂调查公款买茶的状况。
“‘禁茶’令发布后,再没有人来要茶了,款待也少了,咱们的日子好过多了,领导干部也不必为躲避应付东躲西藏了,作业也能正常展开了。”胡峰说。
记者采访多位底层干部发现,他们都和胡峰有相同的感触。“‘禁茶’令一发布,以往送茶的为啥现在不送了,底子不必解释,我们都了解。”新县千斤乡党委副书记李胜说,应付少了,款待规范降低了,也不浪费了,钱也省了。
胡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送茶加上款待费,本年能节约差不多70万元。“有了这些钱,能为老百姓办许多实事。”
□东方今报记者 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