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
墙体广告 拉钢筋、砌砖头、敷水泥……8月29日,凉山州德昌县巴洞镇松柏村乡民刘永红忙着盖新房,身上红、白、蓝三色相间的篮球裤非常显眼,“干完活直接去村篮球场过把瘾。”
打篮球是刘永红的新喜好,而他从前的“过瘾”方法却是打麻将,为此把家当输个精光,甭说盖新房,连吃饭都成疑问。
松柏村村支书曾照铧说,村里曩昔疑问不少:打麻将成瘾、环境卫生差、不注重教学……
为解决这些疑问,松柏村经过问卷查询、举办乡民大会等方式会集民智给民俗“动手术”,构成村规民约“三字经”,多部门联手管理,作用明显。如今,村里80%的农户达到了“四个好”家庭评选规范。
乡民大会下“死规”,麻将桌上收了心
松柏村坐落德昌县巴洞镇以西约2公里处,有226户共965位乡民,早在十几年前就被评为“小康村”。
但是,“男男女女都喜欢打麻将。”曾照铧说,不管农忙农闲,镇上的麻将馆里总能看见松柏村乡民的身影,后来村里也开了3家麻将馆,简直每天满座。因为打麻将输钱构成家庭胶葛的,不止一两户。
曾照铧说,乡民对子女教学却不够注重,舍不得花钱投入,村里三四十岁的中青年,遍及只读过初中或小学。
上一年4月,松柏村举办乡民大会,向乡民搜集改进作风的定见和主张,乡民评论剧烈。最终,我们 达成共同,定下一条“死规则”:每家每户必须开展一个“支柱工业”,勤劳致富,把钱花在刀刃上。为调集乡民的积极性,村上还从政府争取到化肥、种子、苗圃 等补助经费,发放到户,定时延聘农技人员手把手辅导农作物栽培。
乡民们逐渐从麻将桌上收了心,自行封闭了村里3家麻将馆,专心扑在工业上。如今,松柏村全村 共栽培烤烟约30公顷、草莓约15公顷,人均年收入约14000元。村里修起了200多平方米的篮球场,乡民们干完活就去打篮球。村里40多名适龄儿童也 100%进了镇上的基地校园。
人人会念“三字经”,不良习尚渐远行
穿行在一排排2层楼的小别墅之间,能看到洁白的墙上写着这么的标语:“红白事,倡节省,不攀比,不滥办。”
本来,松柏村曾经还有个欠好的风俗——爱攀比。上大学要办升学酒,搬家要办搬家宴,乡民“力争上游”送红包,少则三五百元,多则数千元,很多人家里并不殷实,却碍于面子,借钱都要送礼。
今年3月底,村上制作了200多份查询问卷发放到每家每户,搜集对于改进习尚的定见和主张,最终构成了3本查询材料。6月15日,村里再次举办大会,乡民万里训主张:“何不把村规民约做成朗朗上口的文章,便于传唱?”这个主意得到了我们的支持。
所以,村里安排有文明的乡民,数次易稿,构成了如今的20条共240字的“三字经”。
村上把印有这些字样的“三字经”制作成小册子,发放到每个乡民手中;联合农商行、卫生院、派出所拟定宣扬标语。“村里计划在村运动场修一堵文明墙,把‘三字经’刻在上面。”曾照铧说。
村里习尚逐渐大变样。废物、家畜大便统统运送到新建的22个规范化废物池;乡民家屋顶、阳台 上乱搭乱建自行撤除,种上了三角梅、葡萄等花草生果。村里近期举办“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构成好习尚”的“四个好”家庭评选活动,80% 的农户达到了评选规范。“习尚好了,还得回到开展的根本上来。”曾照铧说,村上户均补助7500元,对187户进行危房改造;户均补助10000元新建 54户别墅小楼;总投资300万元对80%的入户公路进行了硬化。“明年村里的重点使命是开展生态农业等支柱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