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报道 >>贴着暴利标签却受消费者热捧 谁“惯坏了”洋镜片
贴着暴利标签却受消费者热捧 谁“惯坏了”洋镜片
-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 扫一扫
加好友
2014年05月14日 01: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重庆墙体广告
重庆墙体广告 一方面被不断贴上“暴利”“独占”等标签,一方面却受到国内花费者的热捧——
谁“惯坏”了“洋镜片”?
近来,多个“洋镜片”巨子齐刷刷的下调报价,再度将镜片反独占查询事情推上言论的风口浪尖。
记者5月13日走访查询发现,“洋镜片”在重庆卖场的报价仍然高企,与经销商签定限价协议的状况也普遍存在,但在批评“暴利”和“独占”的一起,谁“惯”坏了洋品牌,好像更值得咱们去考虑。
参阅零报价下调,仍有2到5倍“暴利”
4月30日,日本豪雅发布2014年主张零售报价表,对一些入门级商品的参阅零售报价下调了10%以上。法国依视路、德国蔡司等外资品牌高端镜片出产商,也于近来发布调价通知,其间最高降幅到达50%。
有媒体猜测,此次“洋镜片”集体降价,与上一年国家发改委建议的反独占查询有关。
上一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建议镜片镜架职业反独占查询,查询目标包括日本豪雅、法国依视路、德国蔡司、日本尼康等7家世界闻名镜片厂家和5家镜架厂家。
尽管洋厂商下调了报价,但是,记者昨天走访市内多个品牌眼镜卖场发现,上述洋品牌镜片的零售标价并未下调,单个卖场可享受套餐搭售、店内活动、会员扣头等优惠,但都未低于零售标价的8.5折。
“洋品牌镜片进货价为厂家拟定零报价的2至4折,如德国品牌的一款眼镜,进货价通常是500元摆布,厂家指定零报价则为1400元。”重庆某连锁品牌眼镜店陈店长通知记者。
“贱价”出售会被封杀
“不挣这么多还不得行。”陈店长说,绝大多数的“洋镜片”均在中国拟定了全国一致零报价,各门店可适当有最低8.5折的打折权限,但请求扣头的程序非常复杂。
以某法国品牌为例,当时赢利操控在出售报价的50%摆布,这意味着,报价是500元,赢利要操控在250元,赚240元就算“违规”。此前,重庆有商家以该品牌镜片2.5折在网上建议团购活动,结果被该品牌的重庆总经销中止供货。
“假如一家店贱价出售,就会影响到同行的生意。”重庆师范大学附近一家眼镜店的老板通知记者,一旦有同行向厂家或代理商投诉,厂家和代理商会对降价者进行封杀。
这一说法,得到重庆千叶眼镜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定坎的证明。叶定坎介绍,这些世界大品牌在国内都会有全国一致零售报价,经销商必须严格依照规则履行,假如私行做主贱价出售,大一点的经销商能够面对罚款危险,而小一点的经销商则能够被“踢”出局。
“这是世界大牌厂家有意操控商场,虚抬赢利的行为。”重庆某眼镜超市负责人以为,因为无法依照厂家的报价体系履行商品的出售报价而被封杀,将打击商场生机,致使报价独占,终究受害的仍是花费者。
谁“惯坏”了“洋镜片”?
记者走访发现,尽管洋品牌备受“暴利”与“独占”诟病,但仍然受到很多花费者的热捧。
“国产镜片的报价较低,但采购国产镜片的客源却在逐步削减。”陈店长通知记者,当时该门店所售的镜片和镜架中,有将近7成是进口品牌或合资品牌,只要一个柜台售卖国商品牌。
有观念以为,正是国内的不理性花费,惯坏了“洋镜片”,但花费者所谓“盲目花费”、“崇洋媚外”,和国商品牌的体现是否也有联系?
“纵观眼镜、手机、汽车、奶粉等多个职业,‘国产’已经成为贱价低质的代名词,这其间有些与商品自身质量有关,更多是品牌刻画的疑问。”重庆市品牌学会秘书长张锐说。
他剖析,很多国产厂商在建立品牌时,山寨一个“洋姓名”,然后便采纳见单发货、薄利多销的经营思路,却疏忽对终端商场的把控和浸透,商品很多流入中低端商场。因为国内当时宽广的中低端商场,致使公司自以为商场定位“准”,不肯在品牌刻画方面进行投入,乃至情愿“合资”进行贴牌出产,然后堕入恶性循环。本报首席记者 阳炆杉 实习生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