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供需关系逐步改善,质量效益稳步向好,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良好势头。
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数据显示:1—9月,我市GDP增长2%,扭转了上半年下降的局面。其中,第二产业全面回升,增长3.6%,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稳步复苏,均增长1.0%。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工业投资增长19.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9%。主要指标的同比增速均实现了年内由负转正,充分说明了江阴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持续较快发展的势头仍在保持,全市上下“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的决心和信心愈发坚定。
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江阴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张力日益凸显。1—9月,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6%和4.4%,重点企业支撑有力。30家重点企业集团1—9月完成工业产值1991.1亿元,增长11.4%。工业百强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481.9亿元,增长7.4%,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4.2%,拉动全市规上产值增长4.6个百分点。华西集团、海澜集团、中信特钢、远景科技、双良集团、阳光集团、长电科技等28家工业百强企业产值增速超10%。
疫情冲击下,江阴产业转型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经济、新投资、新动能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1—9月,高新技术产业完成规上产值1747亿元,增长11.1%,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5.2%,比去年年末提高8%;新兴产业完成规上产值1732亿元,增长3.9%,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44.8%,比去年年末提高0.5%,其中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规上产值分别增长18%、12.9%和8.8%,成为领跑新兴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项目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今年以来,江阴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聚焦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不断夯实城市发展后劲。1—9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高位增长接近20%,完成民间投资514.06亿元,增长11.0%,民间投资成为促进发展引擎提速的主要力量。3个省级重大项目——中芯长电3D芯片项目、远景AESC电池项目和南理工江阴校区项目,完成投资40亿元,任务完成率89%,超过时序进度;68个无锡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90亿元,任务完成率72%;169个江阴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18亿元,任务完成率91%,超过时序进度。
为全力冲刺四季度,打好“十三五”收官仗,江阴将以务实的态度、进取的精神、大局的意识,咬定目标,负重前行。下阶段我市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紧盯产业链和创新链开展重点招商,多招引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全力挖掘重大项目资源,调动各方面扩大有效投入、推动项目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加强对工业投入的跟踪监测,以主动、优质的服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铺路架桥”,推动经济运行和发展态势稳中提速,奋力夺取全年经济工作的胜利。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