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墙体广告 学问点:海岛作为衔接陆地、海洋的节点,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军事、科研等价值。与陆地相比,海岛面积狭小,天文环境共同,生态脆弱,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和自然资源的短缺,海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2010年3月1日起实施的《海岛维护法》强化了对海岛开发、建立、维护与管理等法律标准。
7月全市温度在不时爬升35℃以上,属于洞头鹿西乡的南北爿(pán)岛照旧坚持了“淡定”,最高温也没“爬”过30℃。而每年夏天,也是这座小岛最繁华的时分,成百上千只鸟儿盘绕岛的上空回旋,格外壮观。
游客慕名乘船环岛观鸟
岛,字从鸟从山,字形为“鸟包裹山体”,转义为鸟群迁移时作中途停留休息的水
中山头。由于无人寓居,南北爿岛终年都能看到鸟儿飞翔。记者理解到,从十几年前这里就成了摄影喜好者的天堂,而往常来看鸟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要想去南北爿岛,得先到离岛最近的东臼村坐船。东臼村村委会主任仇建国通知记者,端午过后,鸟儿叫声格外洪亮,每周都有百来人过去观鸟,这种盛况可持续到9月份。
“往常是看鸟的好时节,夏天鸟儿刚孵化出来,成鸟进来寻食,雏鸟在树上叫,还没挨近鸟岛,就能听到鸟叫声。”仇建国说,南北爿岛是省级海洋特别维护区,制止游客随意参观登岛,所以只能环岛观鸟,即使是这样每年还是有很多游客慕名前来。
岛上有4种国度级维护鸟类
那么南北爿岛岛上到底是怎样样的呢?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张永普从2011年起就开端研讨南北爿岛生态,至今已有5年多,每年他都会带着学生去往海岛六七次,每次都会在东臼村住上好几天。
“南北爿岛上有成群的黑尾鸥围着海岛在飞翔,场景非常壮观,登岛后会发现黄嘴白鹭的数量也很惊人。”在张永普的办公室外面,有一张摄于2008年5月1日的照片,记载了他第一次去南北爿岛的场景。
张永普说,南北爿岛其实是两座相连的岛,由南、北爿岛两岛、四座海礁以及周边海域组成,总面积8.98平方公里,鸟岛山体为雁荡山脉的分支,约在7000多年前冰后期最大的海浸后与大陆分开。
南北爿岛固然相连,但两岛的景观完整不一样。南爿岛岛以灌木丛为主,吸收了黄嘴白鹭、普通鵟等维护鸟类停止栖息繁衍,而北爿岛植被繁茂,有挺拔的树木,是50年代人工栽种,吸收的更多是林鸟。在2011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他们共察看记载到鸟类48种,其中黄嘴白鹭、普通鵟、红隼、游隼等4种为国度二级重点维护野生动物。另外,黄嘴白鹭亲鸟在100~160只左右,黑尾鸥大约在1400~2000只,这样的数量非常少见。
除了鸟类众多,这里的野生植物也颇有特征,有芙蓉菊、换锦花、光叶蔷薇等,岛上还有不少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
筹建鸟岛文化旅游休闲平台
我市共有714.5座海岛(横仔屿为
温州市与
台州市共有),海岛总面积约163.3平方公里,其中有居民海岛35个,无居民海岛679.5个。自《海岛维护法》公布后,我市各级政府非常注重对海岛海洋环境与资源的维护工作。为此,市海洋与渔业局制定了《
温州市海岛维护规划》,在维护的同时开发可应用海岛资源,并分红八大类:综合应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清洁能源岛、滨海旅游岛、
现代渔业岛、海洋科教岛、海洋生态岛。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担任人引见,南北爿岛作为洞头海洋公园中心区,为全力维护海岛,统筹适度开发,将建立集看海、引鸟、观鸟、垂钓、科普与休闲为一体的海岛鸟文化旅游休闲平台。为此,市海洋与渔业局于2015年在南爿山和北爿山完成了鸟岛维护区标志和宣传牌的建立,并启动筑巢引鸟方案的前期工作,制定了筑巢引鸟的计划,完成葛藤等缠绕物的清算等工作。
另外,为了更好维护南北爿岛,也便当更多市民理解它。洞头区还将推出海上交通,以洞头——鹿西——南、北爿山岛航线为主,开拓不定期旅游观光航线,靠泊海上鸟文化旅游休闲平台,岛上不另建登岛码头,游人以绕岛游及观鸟、赏鸟游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