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
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
成功将重达8.2吨的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
送入近地点约200公里、
远地点约40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开启我国首次
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 绕 落 回 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嫦娥五号将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完成最后一步 回 ,因此备受瞩目。
你知道吗?
此次西安硬科技再次发力
多方面助力 嫦娥奔月
去月球上面抓把土~
嫦娥五号 探月返乡
西安动力搭建76万公里天梯
此次 嫦五 地月往返76万公里的征程中,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的107台发动机,持续接力,助推 长五 护航 嫦五 探月返乡 。
此次 长征五号 运载火箭上,配套了六院研制的30台火箭发动机。其中,8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及2台9吨级氢氧发动机,全部是我国新一代绿色环保发动机。
嫦娥五号 探测器由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等四个器组成。六院为 嫦娥五号 着陆与返回的三套推进分系统,研制了77台大小不同、性能各异的轨姿控发动机。
▲ 月面采样示意图
其中,7500N变推力发动机上流量调节器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公差仅为一根头发丝的1/80。面对难题,六院科研人员迎难而上,为 嫦娥五号 落月采样返回任务全程保驾护航。
长五 和 嫦五
最强大脑 均由西安造
此次, 长五 与 嫦五 的最强大脑均由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制造。
长五 能够稳定飞行,离不开九院771所研制的箭载计算机。它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箭体参数录取、飞行轨迹误差修正以及控制指令输出等多项复杂的控制任务,确保火箭的稳定飞行。
▲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王磊 摄)
在 嫦娥五号 探测器上,771所为上升器、返回器综合管理单元配套了CPU模块,也就是它们的 最强大脑 。CPU模块作为综合管理单元的核心部件,是上升器、返回器的控制源头,负责控制各相关模块,使其正常运转。
西安科技为 嫦娥五号
绕、落、回 全过程护航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 嫦娥五号 探测器研制了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测控天线、数传子系统以及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探测器实现 绕、落、回 全程护航。
▲ 嫦娥五号探测器示意图
绕
贴身手机 :
测控天线使 嫦五 畅连地月
在距离地球遥远的38万公里之外,如何让嫦娥五号探测器与地面建立顺畅的联系,这就依靠西安分院研制的测控天线。测控天线相当于是 嫦五 随身携带的 手机 ,与月球之间的测控通信主要依靠这部 手机 完成。
落
泊车雷达 :
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
让 嫦五 安全着陆
在 嫦娥五号 探测器抵达月球轨道后,着陆器将携带着上升器着陆于月球表面。能否安全着陆于月球表面,是 嫦娥五号 探测器任务的关键一步。西安分院为 嫦五 研制的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相当于在着陆器上安装了一部 泊车雷达 。微波测距测速敏感器将极大方便 嫦五 控制身姿顺利 泊车 。
▲嫦娥五号探测器
月地之间架桥梁
数据传输三档调控发回月球 打卡照
探月之旅,拍照必不可少。 嫦五 所携带的相机拍摄的照片如何及时地传回地面,这就需要西安分院为 嫦娥五号 探测器研制的数传子系统。
在着陆器准备着陆月球表面的时候,数传子系统就开始开机工作。它会将安装在着陆器上的相机拍摄的着陆画面以及数据信息实时传回地面,以便于地面对落月的信息进行及时判断。
在着陆器成功着陆月球表面后,安装在着陆器上的数传子系统会将月面工作段的采样图像、采样钻取的科学数据以及上升器起飞等过程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地面,为任务的顺利推进提供决策参考。
回
为太空 穿针引线 瞄 针眼 :
微波雷达助力交会对接
上升器采集的月面样本,如何成功交付给返回器并顺利带回地球,就必须通过交会对接这一复杂的 神操作 才能完成。西安分院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就是为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 穿针引线 式的交会对接而设计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相当于为太空 穿针引线 瞄 针眼 。
▲ 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示意图
当上升器携带着月壤样品返回环月轨道后,轨道器对上升器实施追踪。在追踪至100公里范围内的时候,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开始工作。由西安分院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可以测量上升器和轨道器之间的相对距离、方位、俯仰角度及其变化。
自古以来,月亮始终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探月梦想由来已久,神话故事中嫦娥服下丹药,飞上月球。如今, 嫦娥 系列探测器在长征系列火箭的托举下,已五度奔月。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
浩瀚宇宙
人类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