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墙体广告 阅览提示丨在宜阳县的三城镇北,连昌河畔西岸,一座修建手法特别、外形宏伟秀丽的古塔屹立大地。据介绍,该塔名为“五花寺塔”,虽历经千年风霜腐蚀,塔身略微歪斜,但仍屹立不倒,被当地人称为洛阳的“比萨斜塔”。
□记者陈龙邵洋洋通讯员仝少飞文图
何时缔造?塔身为宋代遗存
5月18日,记者见到了五花寺塔,它是石混砌布局、八角密檐式的古塔,塔身为9级,残高37.2米。据了解,该塔内部有塔心室,室内原有通道可循级到达塔顶,供守塔僧侣入内扫塔。塔的一、二、三、四、六层正南面均设有塔门,其中,第二层为真门,其他各门均为装修的假门。
五花寺塔塔基基层以石条筑砌,塔体上部为砖砌。站在塔下能够看到,每层斜角处都向外伸出一根断折的木头。据介绍,这些横木上原来挂有铃铛,可惜木头已朽,铃铛早已不在,“宝铎动静十里闻”的景色也只能永久留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五花寺塔是何时缔造的?旧《宜阳县志》卷二奇迹卷中记载:“唐塔,在三乡五花寺,起九级,高十丈,相传为唐时建。”又载,五花寺在三城镇北,寺后有塔,相传为唐连昌故址。后经河南省古建专家判定,五花寺塔身结构为宋代遗存。而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五花寺塔比它早了两百多年。
有何用处?或为寄存和尚舍利
五花寺塔有何用处?宜阳县宗教局原局长、文明专家王克以为,该塔是为了盛放和尚舍利而修建的佛塔。在三城镇当地,相传着一段话:“身上的东西被盗了,后来追回来,为防止被盗,建个东西把它埋在塔下。”王克以为,上述语句是典型的佛经用语,“身上的东西”大概指的即是佛骨舍利。
“为了庆祝佛骨舍利被追回,以及五花寺塔完工,和尚们约定在每年阴历四月初八举办法会。”王克说,而这也逐步演化变成当地的庙会,每年的这天,当地及邻县大众都会赶赴至此,局面甚是热烈。
五花寺塔姓名从何而来?当地多数人以为,五花寺塔姓名取自达摩祖师的偈语“吾正本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成果自然成”。原因是当地撒播,达摩祖师曾游历洛阳,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于洛滨,葬熊耳山,即现在的宜阳县。
为何“斜而不倒”?古代工匠技艺高明
因历经风雨腐蚀,五花寺塔塔体向东北略微歪斜,却千年不倒。
为何五花寺塔“斜而不倒”?对此,王克解说说,这得益于古代造塔工匠高明的技艺。塔中运用的卧木起固定和有些支撑效果,相当于今天的钢筋,卧木增强了外壁之间及外壁与塔心柱衔接,使塔变成一个全体,极大提高了砖塔的抗震才能。
此外,因为五花寺塔选址在厚重的黄土层上,塔基周围的黄土就像海绵,可有用减轻地震冲击。且塔身二层以下内部砖块相对独立,互相不咬合,如此一来,无论是热胀冷缩仍是地面轰动,塔体遭受的外力效果都能得到极大减轻。
怎么维护?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
探寻五花寺塔,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便是它的关照者孔阿姨,孔阿姨看守五花寺塔18年,而这此前的大有些时刻,都是责任的。近来两三年,五花寺塔管委会每月付出孔阿姨600元,让她来担任寺塔和邻近花圃区的平常维护及游客的招待事宜。
这些年,有关方面对五花寺塔维护的日趋加强,孔阿姨都看在眼里。“如今,随着大家的维护文物意识逐步增强,五花寺塔也已经纳入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名单,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座古塔将会焕宣布旧日的光彩。”孔阿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