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面临重大威胁。
这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决心,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条。14亿中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战疫的坚固防线,彰显了人民的伟大力量。
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中国本着依法、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中国对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支持全球抗击疫情。
当前,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中国为被病毒夺去生命和在抗击疫情中牺牲的人们深感痛惜,向争分夺秒抢救生命、遏制疫情的人们深表敬意,向不幸感染病毒、正在进行治疗的人们表达祝愿。中国坚信,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走出人类历史上这段艰难时刻,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为记录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政府特发布此。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中国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习总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坚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党领导下,全国上下贯彻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总要求,打响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
武汉保卫战、
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01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30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治愈率94.3%,病亡率5.6%(见图1、2、3、4)。回顾前一阶段中国抗疫历程,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湖北省
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第一时间报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动,开展病因学和流行病学调查,阻断疫情蔓延。及时主动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等国家通报疫情信息,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
武汉地区出现局部社区传播和聚集性病例,其他地区开始出现
武汉关联确诊病例,中国全面展开疫情防控。
(1)2019年12月27日,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
医院向
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武汉市组织专家从病情、治疗转归、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初步检测等方面情况分析,认为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
(2)12月30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向辖区
医疗机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有关信息后立即组织研究,迅速开展行动。
(3)12月31日凌晨,国家卫生健康委作出安排部署,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赴
武汉市,指导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开展现场调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当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发现27例病例,提示公众尽量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当日起,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依法发布疫情信息。
(4)2020年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1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防控 三早 方案》;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收到
湖北省送检的第一批4例病例标本,即开展病原鉴定。
(5)1月3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共发现44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等4家科研单位对病例样本进行实验室平行检测,进一步开展病原鉴定。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制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等9个文件。当日起,中国有关方面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
(6)1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与美国疾控中心负责人通电话,介绍疫情有关情况,双方同意就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保持密切联系。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
湖北省卫生健康部门制定《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
医疗救治工作手册》。
(7)1月5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通报》,共发现59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道病原。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信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就中国
武汉出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进行通报。
(8)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通报
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有关情况,要求加强监测、分析和研判,及时做好疫情处置。
(9)1月7日,中央总习在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对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1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初步确认新冠病毒为疫情病原。中美两国疾控中心负责人通电话,讨论双方技术交流合作事宜。
(12)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对外发布
武汉市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原信息,病原体初步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疫情信息,将病原学鉴定取得的初步进展分享给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网站发布关于中国
武汉聚集性肺炎病例的声明,表示在短时间内初步鉴定出新型冠状病毒是一项显著成就。
(13)1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科学院
武汉病毒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初步研发出检测试剂盒,
武汉市立即组织对在院收治的所有相关病例进行排查。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分别与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人就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通话,交流有关信息。
(15)1月12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在情况通报中首次将 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 更名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机构,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全球共享。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
(17)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会议,部署指导
湖北省、
武汉市进一步强化管控措施,加强口岸、车站等人员体温监测,减少人群聚集。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发表关于在泰国发现新冠病毒病例的声明指出,中国共享了基因组测序结果,使更多国家能够快速诊断患者。香港、澳门、考察团赴
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18)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强
湖北省、
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全国疫情防范应对准备工作。会议指出,新冠病毒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能力和传播方式仍需要深入研究,不排除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20)1月16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诊断试剂优化完成,
武汉市对全部69所二级以上
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和留观治疗的患者进行主动筛查。
(23)1月18日至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国家
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赶赴
武汉市实地考察疫情防控工作。19日深夜,高级别专家组经认真研判,明确新冠病毒出现人传人现象。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快速增加,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国采取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一招,坚决果断关闭离汉离鄂通道,
武汉保卫战、
湖北保卫战全面打响。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并向
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中央指导组。国务院先后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全国集中资源和力量驰援
湖北省和
武汉市。各地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全国疫情防控正式展开,疫情蔓延势头初步遏制。(图5)
(1)1月20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强调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
(2)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
(5)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
(6)1月22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
湖北省、
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
(7)1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疫情举行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美方通报,美国国内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开发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信息库正式上线,发布全球新冠病毒基因组和变异分析信息。
(8)1月23日凌晨2时许,
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23日10时起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交通运输部发出紧急通知,全国暂停进入
武汉市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发布《关于严格预防通过交通工具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通知》。1月23日至29日,全国各省份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应急响应。
(9)1月23日,中国科学院
武汉病毒研究所、
武汉市金银潭
医院、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与SARS-CoV的序列一致性有79.5%。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和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共同建成 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 ,发布新冠病毒第一张电子显微镜照片和毒株信息。
(10)1月24日开始,从各地和军队调集346支国家
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
湖北省和
武汉市。
(11)1月25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总要求,强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出
湖北省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强调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四集中 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
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会议决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央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中央向
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派出指导组,推动有关地方全面加强防控一线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用、旅游、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居家观察等6个公众预防指南。
(13)1月26日,中央局、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各地大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推迟开学。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通过4家企业4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进一步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供给能力。
(14)1月27日,中央总习作出指示,要求中国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日,受中央总习委托,中央局、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赴
武汉市考察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代表中央、国务院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日,中央指导组进驻
武汉市,全面加强对一线疫情防控的指导督导。
(16)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应约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负责人通话,就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交流。
(17)1月28日,国家主席习在北京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指出,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与国际社会合作;强调中方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
(19)1月3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过官方渠道告知美方,欢迎美国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美方当天即回复表示感谢。
(20)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救治方案》。
(21)2月2日开始,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
武汉市部署实施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四类人员 分类集中管理,按照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四应 要求,持续开展拉网排查、集中收治、清底排查三场攻坚战。
(22)2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致函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负责人,就双方卫生和疫情防控合作再次交换意见。
(23)2月3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防控,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早 措施;强调要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努力 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 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
(25)2月4日,中国疾控中心负责人应约与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负责人通电话,交流疫情信息。
(26)2月5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7)2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供应
湖北省医用N95口罩首次实现供大于需。
(29)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做好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
(30)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亚太经合组织卫生工作组会议上介绍中国防疫努力和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向中国驻外使领馆通报新型冠状病毒防控、诊疗、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案。中美两国卫生部门负责人再次就美方专家参加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的安排进行沟通。
(31)2月10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并通过视频连线
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金银潭
医院、协和
医院、火神山
医院,强调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指出
湖北和
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
武汉胜则
湖北胜,
湖北胜则全国胜,要打好
武汉保卫战、
湖北保卫战;强调要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四集中 原则,全力做好救治工作;强调要坚决抓好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两大环节,尽最大可能切断传染源,尽最大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32)2月10日,建立省际对口支援
湖北省除
武汉市以外地市新冠肺炎
医疗救治工作机制,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
湖北省
武汉市以外16个市州及县级市。
(34)2月11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应约与美国疾控中心流感部门专家召开电话会议,沟通和分享疫情防控信息。
(35)2月12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强调要围绕 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 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 ,抓好疫情防控重点环节;强调要全面增强收治能力,坚决做到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提高收治率;强调要提高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救治水平,集中优势
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救治患者;强调人口流入大省大市要按照 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要求,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36)2月13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相关负责人致函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负责人,沟通双方卫生和疫情防控合作等有关安排。
(37)2月14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指出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中国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强调既要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39)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在
湖北省
武汉市举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至2月15日,已有7个诊断检测试剂获批上市,部分药物筛选与治疗方案、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等取得阶段性进展。
(40)2月16日开始,由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新加坡、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25名专家组成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利用9天时间,对北京、
成都、
广州、
深圳和
武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41)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42)2月18日,全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数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数开始下降。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复函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就双方卫生与疫情合作有关安排进一步沟通。
(43)2月19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湖北省和
武汉市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均得到遏制,全国除
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3月中旬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图6)
(1)2月21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
湖北省和
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强调要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完善差异化防控策略,坚决打好
湖北保卫战、
武汉保卫战,加强力量薄弱地区防控,全力做好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强调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2)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
(3)2月21日起,各地因地制宜,陆续调低省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逐步取消通行限制。至2月24日,除
湖北省、北京市外,其他省份主干公路卡点全部打通,运输秩序逐步恢复。
(4)2月23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通过视频直接面向全国17万名干部进行动员部署,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强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强调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 六稳 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发展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5)2月24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认为中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人感染新冠肺炎。至2月24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已连续5天在1000例以下,现有确诊病例数近一周以来呈现下降趋势,所有省份新增出院病例数均大于或等于新增确诊病例数。
(6)2月25日起,全面加强出入境卫生检疫工作,对出入境人员严格健康核验、体温监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监测,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7)2月26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同时
湖北省和
武汉市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其他有关地区疫情反弹风险不可忽视;强调要继续集中力量和资源,全面加强
湖北省和
武汉市疫情防控;强调要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8)2月27日,全国除
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
湖北省除
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市,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双双降至个位数。
(10)2月29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考察报告发布。报告认为,面对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尽可能迅速地遏制病毒传播;令人瞩目的是,在所考察的每一个机构都能够强有力地落实防控措施;面对共同威胁时,中国人民凝聚共识、团结行动,才使防控措施得以全面有效的实施;每个省、每个城市在社区层面都团结一致,帮助和支持脆弱人群及社区。
(11)3月2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强调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指出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要加强药物、
医疗装备研发和临床救治相结合,切实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强调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12)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等多个方面作出修改和完善,强调加强中西医结合。
(13)3月4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完善相关举措,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势头;强调要持续用力加强
湖北省和
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继续保持 内防扩散、外防输出 的防控策略。
(14)3月6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强调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17)3月10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赴
湖北省
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指出经过艰苦努力,
湖北和
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坚决打赢
湖北保卫战、
武汉保卫战;指出
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
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强调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要紧紧依靠人民,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大流行特征。
(19)3月11日至17日,全国每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维持在个位数。总体上,中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
以
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解除,
武汉市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武汉保卫战、
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境内疫情零星散发,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境外输入病例造成关联病例传播。中央把握疫情形势发展变化,确定了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的防控策略,巩固深化国内疫情防控成效,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分类推动复工复产,关心关爱境外中国公民。(图7)
(3)3月18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首次实现零报告。至19日,
湖北省以外省份连续7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4)3月25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的汇报,研究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
(5)3月25日起,
湖北省有序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撤除除
武汉市以外地区所有通道(市际、省界通道)检疫站点。
湖北省除
武汉市以外地区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离鄂人员凭
湖北健康码 绿码 安全有序流动。
(7)3月26日,国家主席习出席二十国集团特别峰会,发表题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讲线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会议,指出要因应国内外疫情防控新形势,及时完善疫情防控策略和应对举措,把重点放在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上来,保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强调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
湖北有序复工复产,做好援企、稳岗、促就业、保民生等工作。
(9)3月29日至4月1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前往
浙江,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调研,指出要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乃至较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筑起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的坚固防线;强调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强调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全产业链联动复工。
(11)4月4日清明节,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
(12)4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和《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
(13)4月7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全国不同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各地做好复工复产相关疫情防控,分区分级恢复生产秩序。
(14)4月8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强调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防控工作决不能放松;强调要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把疫情防控网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强调要加强陆海口岸疫情防控,最大限度减少境外输入关联本地病例。
(15)4月8日起,
武汉市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7)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特别会议并发表讲话,介绍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提出全力加强防控合作、努力恢复经济发展、着力密切政策协调等合作倡议。
(18)4月15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汇报,研究疫情防控和经济工作。
(19)4月17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会议,强调要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因时因势完善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各项措施并切实抓好落实,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20)4月17日,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
武汉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确诊病例死亡数订正情况的通报》,对确诊和死亡病例数进行订正。截至4月16日24时,确诊病例核增325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订正为50333例;确诊病例的死亡病例核增1290例,累计确诊病例的死亡数订正为3869例。
(21)4月20日至23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在
陕西考察,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4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推动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4)4月27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中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之所以能够有力推进,根本原因是中国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发挥了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强调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境内疫情总体呈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出现散发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境外输入病例基本得到控制,疫情积极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加大力度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常态化防控措施经受 五一 假期考验。经中央批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联络组,继续加强
湖北省疫情防控。(图8)
(6)5月6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中央指导组同
湖北人民和
武汉人民并肩作战,下最大气力控制疫情流行,努力守住全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出中央决定继续派出联络组,加强对
湖北省和
武汉市疫情防控后续工作指导支持,继续指导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
(8)5月8日,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听取各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中央总习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央高度重视,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
武汉保卫战、
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指出对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9)5月11日至12日,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赴
山西,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调研,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 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 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0)5月14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内防反弹工作,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加强防控措施;强调要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1)5月15日,中央总习主持召开中央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指出做好今年工作,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 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 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5月18日,国家主席习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
(13)5月21日至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面对突发疫情侵袭,中国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疫情防控和
医疗救治,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采取大规模隔离措施,前所未有地调集全国资源开展大规模
医疗救治,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实现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 通过全面执行(中国)这些措施可以争取到一些时间,即使只有几天或数周,但这对最终减少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价值不可估量。 (注1)
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中央坚强领导下,建立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各地方各方面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保证。习总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习总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习总主持召开14次中央局会会议、4次中央局会议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会议、党外人士座谈会等会议,听取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指导组汇报,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对加强疫情防控、开展国际合作等进行全面部署;在北京就社区防控、防疫科研攻关等进行考察,亲临
武汉一线视察指导,赴
浙江、
陕西、
山西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考察调研;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和防控进展,及时作出决策部署。
加强统筹协调、协同联动。中央局、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30余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赴北京、
武汉等地和中国疾控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北京西站、首都机场及疫情防控国家重点
医疗物资保障调度等平台考察调研。中央指导组指导
湖北省、
武汉市加强防控工作,以争分夺秒的战时状态开展工作,有力控制了疫情流行,守住了第一道防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调作用,持续召开例会跟踪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加强医务人员和
医疗物资调度,根据疫情发展变化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和重点工作。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加强复工复产统筹指导和协调服务,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增强协同复工复产动能。
各地方各方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全国各省、市、县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的应急指挥机制,自上而下构建统一指挥、一线指导、统筹协调的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各方面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严格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局面。
针对春节期间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中国迅速开展社会动员、发动全民参与,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共卫生应对举措,通过超常规的社会隔离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控措施,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打响抗击疫情人民战争,通过非药物手段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
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控制传染源。以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等 四类人员 为重点,实行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和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 的防治方针,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率。关闭离汉通道期间,
武汉对全市421万户居民集中开展两轮拉网式排查,以 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标准实现 存量清零 ,确保没有新的潜在感染源发生。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增强试剂盒供应能力,扩充检测机构,缩短检测周期,确保检测质量,实现 应检尽检 即收即检 。
湖北省检测周期从2天缩短到4-6小时,日检测量由疫情初期的300人份提升到4月中旬的5万人份以上,缩短了患者确诊时间,降低了传播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排查 四类人员 ,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地毯式排查。全面实行各类场所体温筛查,强化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病例监测和传染病网络直报,实行2小时网络直报、12小时反馈检测结果、24小时内完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和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加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精准追踪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截至5月31日,全国累计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74万余人。
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对
湖北省、
武汉市对外通道实施最严格的封闭和交通管控,暂停
武汉及
湖北国际客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