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墙体广告 目前,中国的蛟龙号深潜度已经达到7062米。7000米的海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昨日,2014重庆科技活动周“科学名家面对面”首场活动在园博园举办,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主任规划师、第一位潜航员叶聪向市民讲述“深潜的故事”。
走进科技活动周>
会不会持续下潜?
不会,已达到规划深度
叶聪:蛟龙号的规划深度是7000米,因而不会再持续下潜到更深的深度。而它的规划寿命为20年,首要承当科研调查作业。假如要下潜到更深的海底,那就需求规划新的潜水器来进行。
能不能用蛟龙号搜索飞机?
不能,合适捞不合适于找
叶聪:蛟龙号定位于科研用载人潜水器,合适在杂乱生疏的现场做研讨作业,合适于捞,不合适于找;合适于精密作业,不合适粗放型作业。在深潜领域是由多种不相同的潜水器来承当不相同的作业。
能不能坐蛟龙号去旅行?
不能,潜一次50万元太贵
叶聪:蛟龙号由于定位于科研,下潜一次的费用大约需50万,因而不会用于旅行。关于适用于旅行的观赏型潜水器,我地址的中船重工正在进行开发制作,可以下潜到40米,观赏海底的美妙世界,预计2年后就能面市。
速度
每分钟能下潜45米摆布
“潜水器上浮下沉就像坐电梯相同,是匀速垂直的运动。”叶聪说,由于蛟龙号的水动力控制系统十分好,可以确保下潜点和着陆的点之间相差不会超越200米。蛟龙号的速度是0.75米/秒,每分钟能降45米摆布。而如今通常高层楼宇电梯的速度是10-18米/秒,相比之下人能很好的习惯。
气压
感受和陆地上差不多
“在潜水器内,咱们的感受其实和在陆地上相同。”叶聪说,假如说确实有差别,关于压力就像从海平面爬到了1000米高的山上。因而与航天不相同,普通人只需没有心脏病、流行症等疾病,通过简略的训练就可以乘坐蛟龙号下潜入深海。
视觉
从蓝色到一片乌黑
潜水器最开端在水面上时会有点晃,但达到水面15米以下都十分平稳。最开端,会看到波光粼粼的海面,浅蓝色的海水、各种水中动植物。
跟着逐渐下沉,阳光被封闭在外,海水色彩逐突变深,从深蓝色到最终乌黑的一片,偶然会有水母等发光生物通过,不过并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浪漫。
2000米
通常海表面温度为30多摄氏度,在2000米以内温度保持在4-20摄氏度。
到海底7000米,温度就只要1-2摄氏度。
潜水器舱内有隔热层,加上舱内机器作业的热能,通常舱内的温度在10-15摄氏度之间。
7000米
生物
2000米以下没有鲸鱼鲨鱼
叶聪说,在海底2000米以下,就没有鲸鱼、鲨鱼等无穷的生物,在7000米的深海底,很多生物都是大家没有见过的。许多科学家在首次下潜时都兴奋不已,看到深海里游来游去的不相同生物都分外激动,会不由得宣布惊叹、手舞足蹈的像个孩子。
乘客
乘蛟龙号下海首要是科学家
“如今已经有不少科学家乘坐蛟龙号下到深海里,进行科考作业。”叶聪说,蛟龙号定位是科研用载人潜水器,依照分期间的方针,从2009-2012处于试验、测验、调试期间,因而一次次应战纪录,潜入深海。从2013年开端,投入了正式的运用,首要担任深海勘探、科考作业,为科学家效劳,乘坐蛟龙号下海的科学家从20多岁到50多岁的都有。
不过,这些科学家只能做乘客,不能操作蛟龙号,只是在进入深海时,观测外界环境,判别指导抓取海底的生物、矿藏。这些科学家只需求通过不超越10小时的训练,就可以乘坐蛟龙号下潜。而训练的内容也大多为在海底的注意事项罢了。
空间
潜航舱仅能包容3自己
叶聪说,由于潜航一次的时刻通常在12个小时内,而潜航舱内十分狭隘,直径只要2.1米,仅能包容3自己,每自己能运用的空间只要1平方米,需求长时刻处于幽闭的环境内,因而对心理的习惯才能,应急突发情况下的反响才能需求都很高。 本组文/重庆晨报记者 雍黎
地址:世界公海
深潜都是在公海下的世界海底,启航需求乘坐母船“向阳红号”抵达指定地址后再进行作业,海上没有信号,简直和外界没有了联络,潜航员们开玩笑说,出来作业是被“拘留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