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九旬老人开59年眼镜店 手艺娴熟像书里的“卖油翁”

九旬老人开59年眼镜店 手艺娴熟像书里的“卖油翁”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4年05月20日 02:05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重庆墙体广告

    重庆墙体广告 “当当当……”一盏朦胧的火油灯下,90岁的汪少明拿着一支小钉锤敲打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镜框连接部位,由于他的动作太快,在这种光线下,摄影记者很难拍明白,只好从头拍了几回。
    “这些东西有些年初了。”白叟一边修眼镜一边说。“有些年初”,说的是59年。从1955年学修眼镜到如今,白叟一向用着这些东西。而他的手工,则已熟练得像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又像庄子笔下的疱丁。
    走街串巷4年后开起小店
    汪少明1925年出生于垫江,18岁来到重庆主城,1955年进入眼镜行业,这一干即是59年。汪少明说,他的修理技能是当年走街串巷的过程中练就的,刚开端看到他人做,自个就跟着学。上世纪五十年代修一副眼镜需求一两毛钱,如今修眼镜不收钱。
    1959年,汪少明在临江路开起了第一家实体门店,1969年门面搬到了中山一路36号。在儿子汪中富的回忆中,小时候中山一路的家里堆满了各种眼镜片和配件。四年前,汪家的眼镜店搬到了七星岗。
    老爷子目睹了从纯手工到机器修理的行业变迁。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眼镜结构,有必定的弧度,能看得更明白些。但这样的镜架易变形,也不利于有散光的人戴。白叟家说,曩昔制造镜框先要用火油灯烘软,然后制造成形,给一副眼镜变形要好几个小时。
    从前配镜和修理也都是手工制造,包含磨镜片。如今都是机器在做这些作业,但有些细节,手工打造出来的更好。
    那时候的镜片通常是玻璃和水晶,先用夹钳把剩余有些一点点夹掉,然后渐渐磨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把镜片夹碎或划伤手指。磨一副镜片,慢的话要两三个小时。
    儿子承继爸爸的手工
    汪少明从前带过一些区县来的学徒,但学徒后来都走了。“可能做这个行当并不找钱。”他说。
    白叟的眼镜店在七星岗的通远门旁,如今老板是白叟46岁的小儿子汪中富。白叟有二女一子,只要儿子承继了爸爸的手工。汪中富是1998年开端正式向爸爸“学艺”的,后来他去轻工业协会考试,获得了高档验光员、高档配镜员的天资。
    汪氏父子的店内,挂着一张眼镜配装工艺流程,上面写着:“读加工单→领料→检测镜片及数据→断定安装中间→轴位→制模→镜片定位→上机加工→倒棱边→镜片开槽→倒边/定孔位→打孔、抛边→镜片装架、清洗、调试→制品检测、合格品填写登记表→袋装入柜。”
    店里都是老顾客
    尽管生活提高了,但很多老重庆人舍不得脱掉带了几十年的眼镜。咱们在店里,时不时遇到一些白发苍苍的白叟来修眼镜,有的是镜架松了,有的是鼻托不稳。
    “我这儿都是老顾客,有些一家三代人都在我店里配眼镜、修眼镜。”白叟说。
    店里有只黑灰色的母猫“丑丑”,悠闲地踱着猫步。店外是通远门的门庭若市,店内却只听见钉锤洪亮的当当声。记者似乎看到这个快节奏网络时代里,仍然安在的一份异样从容。
    80后眼镜店主怎样看老店
    徐志远是位运营眼镜店的80后老板,他的事务还延伸到了网上。顾客以20~35岁摆布的上班族占主导。所以徐志远的店,与汪少明的店有很大不一样。让咱们看看这位年青老板,怎样评估长辈的店吧。
    大概上世纪七十年代呈现了视力表,后来有了插片验光技能,再后来有了专业设备验光。徐志远说,尽管专业验光设备看上去“霸气显露”,但精准度却比不上插片验光。所以一些传统手法,仍是有不行替代的价值。
    正文已完毕,您可以按alt+4进行谈论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