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和2019年,深圳相继推出了“秒批”和“秒报”改革,即通过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在受理审批环节实行无人干预自动审批,在业务申报环节实行少填或不填信息的无感申办。来自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已经有278个高频政务事项可以做到“秒批”,250个政务事项实现了“秒报”。
然而,这样的模式还面临一个突出的痛点。“‘秒报’和‘秒批’涵盖的政务事项并不完全对应,这意味着一些政务事项可以‘秒报’,但可能还做不到‘秒批’;一些政务事项审批很快,但申报过程还比较烦琐。” 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管理处处长张卫清说。
对此,“秒报秒批一体化”成为深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新目标。为了实现“秒报秒批一体化”,深圳建设了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连通10个区和76个部门,集中了人口、房屋、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共享互通,建立了基础库、主题库等各类数据库的共享复用通道和机制。
2020年9月,深圳“秒报秒批一体化”平台正式上线,第一批涵盖了9个部门的58个高频政务事项。按照计划,第二批“秒报秒批一体化”的60个政务事项将于2021年1月底上线。这些政务事项不仅可以通过网页办理,还能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等更加便利的渠道“触手可及”。
张卫清表示,“秒报秒批一体化”的后台支撑是以电子证照库为主的各类合规政府数据库,这样的探索推动了电子证照的深度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打破数据壁垒,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下新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的立法工作也正在推进中,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将为数字政府建设带来新的机遇。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