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景德镇,人们会欣喜地发现这里有好几种美丽的色彩:除了抬头仰望的蓝,低头看见的绿,还有身边处处可见的志愿红。目前,全市共有17万余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8916个,爱心奉献累计634.4万小时。数字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温暖的故事。
人人争当志愿者 营造社会温暖氛围
“现在是红灯,请耐心等待。”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在我市主要交通路口,总能看见“红马甲”的身影。他们手持交通指挥旗,礼貌劝阻行人、非机动车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热情帮助老、弱、病、残人员安全通行,积极为过往行人指路。在他们的引导下,文明交通、文明出行蔚然成风,整座城市也变得更有温度。
2017年10月12日,我市召开四级干部千余人动员大会,正式吹响了推进“创文创卫”工作的冲锋号。全市组建860支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四关爱”、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万名志愿者助推创文创卫等志愿服务活动19万余次,受益群众达800万人次。全市组建防疫志愿服务队,为小区居民慢性病患者上门送药多达1300次,开展100场次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9238人次,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达66000余人次。全市各单位、各行业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争做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者、道德规范的实践者、文明新风的引领者。
创新活动载体 培育志愿服务品牌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
“我们现在模拟突发险情,一男子在河对岸被困,请求蓝天救援队紧急救援。”这是我市正在开展第35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大家丝毫不受寒风影响,依然热情不减。我市每年结合七个传统节日、学雷锋纪念日和国际志愿者日等时间点,广泛开展接地气、顺民意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
近年来,景德镇市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扶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知,针对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孵化适应居民需要的志愿服务项目,设计了《“中国梦 航空梦”航空科普进校园项目》、《拾穗行动助学项目》等2139个“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中推选出320个特色项目。洎阳帮帮团、马鞍山社区等3个典型被授予全国志愿服务先进。“580我帮你”、“睦邻驿站”等13个特色志愿服务,被评为江西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项目。
完善工作机制 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
“小孩看的是内容,咱看的是回忆,露天电影可以说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记忆。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95后来说,很难有那种期待、不舍的感觉。而且今天播放的影片充满了正能量,富有教育意义,以后会经常带孩子来看。”今年40多岁的吴先生说道。11月13日傍晚,我市乐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们早早就在广场上搭设起银幕布,调试好设备,放起了音响。根据群众需求,播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红色影片,每周不定期在晚上放映1至2场。在景德镇,像这样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志愿实践活动,正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的生活。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文明办关于志愿服务工作部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志愿服务条例》,印发《景德镇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还开设各类学习培训班168场,组织近1800名志愿者参与《条例》知识竞赛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四个十”等系列评选,表彰嘉奖典型856个。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