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爷爷的“拜把兄弟”矿师高寿林

爷爷的“拜把兄弟”矿师高寿林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16年07月25日 03:07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湖北黄石墙体广告

    湖北黄石墙体广告   他从甲午海战中逃生,曾让低产的富源煤矿勃发作机。市民陈良渠回想:
  爷爷的“拜把朋友”矿师高寿林
  东楚晚报记者 张晗 实习生 邹文丽
  7月20日,家住花湖年近七旬的陈良渠来到本报,向东楚晚报记者展现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照片中,一位头戴毡帽、身着呢子大衣、脚套深筒皮靴的老人,手杵拐杖,表情里透露出一股顽强。
  他是什么人,为何会在那个时代打扮成这么?
  陈良渠向东楚晚报记者介绍,他叫高寿林,生于清朝晚期,长年68岁。
  对于陈良渠来说,高寿林是爷爷的“拜把子朋友”,是爸爸口中敬重的“高伯”,是自个年少听老人讲故事时常常出现的主人公。而对于依矿而生的黄石来说,高寿林是黄石煤矿史甚至湖北煤矿史上鲜为人知的主要人物。
  参加过甲午海战、救过黎元洪,脚印遍及萍乡煤矿、富源煤矿(原黄石源华煤矿的组成部分)等地,生前的最后一站在黄石……高寿林的后半生,与黄石休戚有关,极富传奇色彩。
  【甲午海战中幸运逃生】
  陈良渠从小传闻,高寿林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1868年,高寿林出生于湖北汉阳柏林庄。在高寿林仍是孩子的时分,他的爸爸妈妈就双亡,可是高寿林自个很尽力,17岁考入了福建马尾船政学堂习驾驭,结业后分配到北洋水师广甲舰执役,任驾驭员。那时,与他同在广甲舰上任轮机工的是黎元洪,他俩后来成了好朋友。
  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迸发,广甲舰触礁淹没,高寿林与黎元洪等5名鄂籍水兵幸免于难,漂到大连获救。因为精通英语和德语,曲折回到湖北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介绍下,高寿林被派往江西萍乡煤矿给德籍总矿师赖伦当翻译。
  所以,赖伦就带着高寿林四处勘探矿山。好学的高寿林尽力学习煤田地质、采矿技能、矿山经营办理等技能,深得赖伦的欣赏和器重。
  据《黄石矿务局煤炭志》记载,在赖伦的支持下,高寿林曾担任株(洲)萍(乡)段铁路90公里的修建以及汉阳运煤拖轮驳船的规划和施工,以后又在萍乡安源煤矿缔造流水线作业的洗煤台,并升为矿师。
  汉冶萍公司刚成立不久,高寿林就离开了萍乡,先后到湖南湘东煤矿、江西乐平煤矿作业,后来又去了浙江,掌管长兴煤矿的兴办事宜。
  没过多久,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高寿林又被派回到湖北,在阳新炭山湾煤矿任办理职务,协助炭山湾煤矿扭亏为盈。
  到了1922年,高寿林被正式延聘为富源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的矿师。富源煤矿,兴办于1909年,坐落“桐梓堡”(今黄石西塞山区一门一带)。
  高寿林与黄石的缘分从这个时分开端了。
  【带着技能改造富源煤矿】
  高寿林在富源煤矿任矿师后,一同介绍了自个的“拜把子朋友”、前萍乡煤矿煤师陈定安任副总矿师。陈定安即是黄石人陈良渠的爷爷。
  其时的富源煤矿,仅仅只是一个年产量大概3万吨的旧式小煤窑,设备简陋,技能落后。“我爷爷也很擅长采煤。”陈良渠回想说。
  高寿林当即决议和陈定安一同“改造”富源煤矿。所以,他们对矿区进行细心的勘测,拟定矿区开发的总体规划,并改用“西法”挖掘。首先,高寿林对矿井作了 一致布置,并在桐梓堡开竖井,为顶替和挖掘深部煤作预备。紧接着,又组织开凿桐梓堡平巷(原源华煤矿大平巷)与和平庵(富源煤矿早期的井口)贯穿,一致运 煤出道。在高寿林的详细办理下,富源煤矿还与汉阳一家机器厂协作制造出其时国内首创的300匹马力柴油机,完成了提升、排水机械化。不仅如此,高寿林还组 织修建了从井口到江边煤栈的运煤轻便铁路,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在设备方面,高寿林主张“以矿养矿”的传统办法。他们广聘能工巧匠,克己改制 设备。“我曾传闻,当年富源煤矿在德国订货了一台水泵,然后高矿师带着工大家直接‘仿制’出了一台如出一辙的。”陈良渠的语气里,饱含着对高寿林的敬仰之 意。后来有德国的工程师来检查,居然分辩不出哪一台水泵才是富源克己的。
  尽管因为资金不足等疑问,富源煤矿在改造过程中曾遭受各种艰难,历经艰苦,但终究,高寿林、陈定安等人凭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十余年如一日的节俭创业精神,使富源煤矿在上世纪30时代初就达到了十几万吨的年量产,变成叫响一方的大煤矿。
  【矿难以后难以承受冲击】
  “熟能生巧是真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高寿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确实如此,高寿林和陈定安都是在作业上有极强责任感、一丝不苟的人。曾任湖北省副省长的土木工程专家陶述在一篇名为《忆高寿林先生》的文章中写道: “(高寿林)每天黎明前起床,用餐后下井。重点到各掘进及采煤作业面亲巡一次,作出必要的技能指导。正午十一时后出井,洗澡,午饭。十三时,开调度会,听 取各段担任人的报告,进行详细指示,断定赏罚。并组织下一日的作业。十五时至十七时,亲赴地面各车间及建筑工地,巡查指导,及时处理现场疑问。一年三百六 十五天,没有规则的假期,寒暑假无间断,即便春节也不例外。”
  1935年12月25日,富源煤矿井下突发一同重大穿水事端。
  “我的爷爷即是在这次矿难中丧生的。”陈良渠说。
  其时,高寿林正在外地开会,陈定安发现情况紧急,马上奔赴现场,组织井下悉数采掘工人撤出矿井。陈定安则亲率出产和技能干部(其间包含高寿林的第五个儿 子高叔谦)敏捷赶到出事地点应急处置,没想到井下穿窿,发作水灾封住了退路,他们没能及时撤出。由陈定安率领的段长、探水班组长等出产办理技能骨干等29 人全都罹难。
  这次矿难给富源煤矿带来的是毁灭性冲击。
  尤其是高寿林,假如不是这场意外,也许他还会在黄石生活得更久。事发后,年事已高的高寿林在精神上难以承受,沉痛万分,提出辞去职务,并回到老家汉阳
  次年,高寿林便因病去世。同年,富源煤矿与富华煤矿合并为源华煤矿。
  【期望更多人了解这段前史】
  陶述曾曾评估高寿林:“高寿林先生的终身,是奋斗的终身。他不沽名钓誉。他顽强的毅力,艰苦卓绝的精神,不谋私利,全神贯注为国家,为大众考虑。他终身的成绩,可作为中国科技界作业者的模范而铭志。”
  “惋惜的是,现在连高爷爷的墓地在哪,我都没找到。”在陈良渠心中,高寿林和爷爷的深交,以及老一代人朴素勤奋的尊贵质量,令他非常感动。可是,当他提起“高寿林”这个名字,却发现黄石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对此陈良渠很伤心。
  因为上一辈的根由,陈良渠家至今保藏了很多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吴运铎与爸爸陈贤瑞来往的信件,信件中常常提到高寿林。
  1930年,吴运铎随爸爸来到黄石,并进入富源煤矿电器房当学徒。在吴运铎的心中,高寿林是这么的:“……高大伯是我汉阳名人,他对国家和公民是有过奉献的。”
  这些年,陈良渠走遍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档案馆,他期望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寿林的前史材料,全面立体地复原高寿林自己的形象。每次,当他人得知陈良渠的来 历,都会热心地回答,“原来你是陈矿师的孙子。”这让陈良渠感到很温暖,愈加坚决了要为和爷爷一样无私奉献却又默默无闻的高寿林“宣扬”的信仰。
  现在,陈良渠小心谨慎地保存着与高寿林有关的材料,他期望有朝一日,能将高寿林的业绩经过小说、影视作品等方式被更多人知道。“不管汉阳人,仍是黄石人,都有责任了解这一段前史。”陈良渠认真地说。
新美广告公司:http://www.hbxmad.com/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