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墙体广告 车出
杭州,一路向北不到两个小时,便是
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乡里的顾渚村,东临太湖,三面环山,耳边鸟鸣不绝,来自
杭州、
上海等地的都市游客成了村里农家乐的常客。
长兴是“蓄电池之乡”,环境污染一度“榜上有名”,近年来何以成为
杭州、
上海的“后花园”?县委书记吕志良通知《经济日报》记者,缘由在于率先推进工业转型,加快生态开展,主动融入
杭州都市圈,承接辐射效应。
长兴开展的胜利转型,是
杭州都市圈建立的一个缩影。自2007年启动建立以来,
杭州都市圈包括的
杭州、
嘉兴、
湖州、
绍兴四市区域联动,交融共赢。
依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开展规划》,
杭州都市圈要发挥创业创新优势,培育开展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引擎,加快建立
杭州国度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
湖州国度生态文化先行示范区,建立全国经济转型晋级和变革创新的先行区。这意味着,
杭州在注重本身开展之外,还要充沛发挥其作为区域龙头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从产业转移到全面交融
杭州都市圈发轫于产业“退二进三”,成熟于转型晋级综合变革试点,将繁荣于“两会两区”开展契机。有两个盛会将在
杭州举行:一个是2016年的G20峰会,一个是2022年的
杭州亚运会。如何承接“两会”辐射效应,湖、嘉、绍三座城市当仁不让。
十多年前,
杭州推进市区“退二进三”的产业构造调整,周边的
湖州德清、
嘉兴桐乡市、海宁等县市紧紧抓住城市化机遇,主动承接
杭州溢出产业。
2007年5月,
杭州都市经济圈市长联席第一次会议在
杭州举行,一个以西湖为圆心,以约180公里为半径的“
杭州都市经济圈”就此构成。从此,这片近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杭、湖、嘉、绍四城市携手共推区域协作。
2011年,“
杭州都市经济圈”更名为“
杭州都市圈”,减少了两个字,传送出
杭州“中心城市的带动”已从产业共兴,到交通共联、市场共构、环境共保、品牌共推、社会共享全面交融的转变。
2014年,
杭州都市圈经国度发改委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以都市圈经济转型晋级的综合变革试点。
杭州都市圈在全国18个都市圈综合开展指数评测中不断位居全国第四位,已成为
浙江省经济最具生机的区块,其中6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
浙江自身不是以面积、人口数量见长,今日之成就更多是来自于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充沛而完善的市场环境。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请求,
浙江要把全省当作一个大城市来规划和建立,统筹城市开展空间构造、范围构造、产业构造,构建以都市区为龙头、中心城市为主干、大中小城市谐和开展的全省城市开展格局,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翼。
引领开展,
杭州当仁不让。近年,
杭州产业构造不时优化,把
现代效劳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构造的重要方向,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效劳、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配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开展势头迅猛,成为
杭州创新开展的主导和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开展程度进一步提升,进入中国民企500强企业的有55家,继续坚持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更为可喜的是,自2010年以来,
杭州市认真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域区域规划》。经过五年努力,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白的
杭州“一基地四中心一都市圈”特征功用已根本构成。
都市圈给百姓带来红利
对城市而言,都市圈意味着资源互补、经济开展、开放交融。对百姓而言,都市圈又意味着什么?
杭州上塘高架一路向北,经杭宁高速行驶不到半小时,山水小城德清就呈现在了眼前。全国首条城际公交K588率先开通
杭州通·都市圈德清卡,乘坐高铁只需13分钟,与
杭州之间交通先行的同城化,让德清成了
杭州都市圈的融杭样本。
一条城际公交线、一张市民卡、一条绕城高速……折射出
杭州都市圈正从“经济先行圈”向“生活幸福圈”迈进。
“十二五”时期,
杭州都市圈严重交通根底设备项目投资达3000亿元,构成了以
杭州为中心,以城际高速、高速环路、城际轨道交通为骨架,干线公路网及城市间常规公交线网为补充,掩盖整个都市经济圈县级以上节点的“高铁半小时交通圈”“高速一小时交通圈”。
在交通的带动下,
杭州都市圈步入全方位深层次的联动开展阶段。在医保联网结算方面,已有超越100家
医疗机构与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联网对接;在环境维护方面,树立钱塘江、苕溪、太湖三大流域的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
从早期的产业转移,到临杭经济区的建立,再到往常教育、
医疗、金融等资源的互动,进步开放程度、提升交融度,成了
杭州都市圈扩展品牌影响力的共识。在
杭州引领下,
杭州、
湖州、
嘉兴、
绍兴四市着力推进体制共创、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推进市场和公共效劳一体化,经过一系列根底设备的共建共享、都市圈文化体育设备共享,进一步推进“幸福圈”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