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一家亲 帮扶促发展
我区落实 一帮一 结对帮扶机制的实践探索
环境优美的大进集镇
本报记者 何仁勇 文/图
多谢帮扶干部,给我找了一份工作,让我一家有了稳定收入。 近段时间,在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结对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三汇口乡建卡贫困户尹祚明,通过技能培训后,被安置到重庆主城一家企业就业,每年能够获得稳定收入4万余元。全家人靠这笔收入,实现了稳定脱贫。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坚持把干部结对帮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广泛动员、压实责任、强化督导,推动全区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担当作为、帮贫扶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
广大帮扶干部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天地里,抛洒汗水、坚守执着、忘我工作,为脱贫攻坚事业描绘了一幅秀美画卷。
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结对帮扶责任体系
位于北部山区的大进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巍峨重叠的大山 封闭 着大进镇贫困群众对外交流的渠道,也阻挡了他们脱贫致富的步伐。为了改变大进镇的面貌,重庆市和开州区派驻扶贫工作团,成功打造万亩生态茶园、巴渝民宿等项目。2019年,大进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2%。
大进镇旧貌换新颜,离不开扶贫工作团的艰辛努力。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委高度重视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成立了区级领导任团长的40个扶贫工作团,整合101个区级部门机构、127个企事业单位骨干力量,持续落实区级部门对口帮扶制、乡镇主要领导分片联系制,优化完善 包村领导+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无职党员 帮扶体系,建立处级以上干部联系剩余未脱贫户帮扶机制。区委组织部、区扶贫办坚决扛起统筹协调、督促指导责任,先后出台《关于及时组织动员有关人员参与结对帮扶扶贫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坚持每年召开次结对帮扶工作推进会,及时统筹谋划、协调解决结对帮扶工作具体问题。各级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广泛组织动员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各镇乡街道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贫困户数量、贫困类型和贫困程度等情况,按照 一帮一 一帮几 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干部职工结对帮扶。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帮扶干部11994名,帮扶贫困户31390户,做到帮扶不漏户、户户见干部。
明晰职责任务
确保结对帮扶有的放矢
2018年,在区人民医院宣传科工作的向宗城被派驻到南门镇高明村担任扶贫干部。他很快调整了心态,适应了生活和工作环境,全身心投入到高明村的发展中来。
向宗城通过入户调查、召开院坝会、电话联系等方式,摸清村里的实际情况,精确了解到村里致贫原因是基础设施没有完善、缺乏支柱产业等,决定将道路交通建设作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2018年,高明村投入700余万元,硬化道路11.2公里。2019年,向宗城和镇村干部又争取资金300万元,硬化道路5公里。
向宗城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提升脱贫致富 造血 功能的关键措施来抓。在村支两委的支持下,高明村发展了900亩蜂糖李,并成立管护组统一管护,蜂糖李喜迎丰收。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
为了确保结对帮扶有的放矢,我区明晰了帮扶干部的职责任务,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明确结对帮扶干部 熟悉家庭情况、掌握基本信息、宣传扶贫政策、协助落实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化解矛盾纠纷、激发内生动力、落实帮扶制度 等八项职责,明确每名结对帮扶干部帮扶贫困户最多不超过5户,要求每月至少1次深入贫困户家里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质性帮扶,经常通过电话、微信、QQ、短信等方式联系了解情况,每年力所能及帮办1-2件实事,充分发挥结对帮扶干部宣传、指导、帮手、联络、示范作用。
帮扶干部巴心巴肠地帮助我们,比亲人还亲啊。 高明村村民胡非云逢人就夸帮扶干部。
强化教育管理
推动结对帮扶走深做实
2019年7月,开州区扶贫干部能力提升班在山东省潍坊市委党校开班。在为期5天的培训里,扶贫干部系统地学习探究扶贫协作与乡村振兴的理论知识,实地参观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点,观看扶贫题材影视资料等。培训采取专题辅导、观看视频、分组讨论等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进一步明确和把握了脱贫攻坚的思路、政策、方法,整体提升了扶贫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多名参加学习的帮扶干部告诉记者。
我区非常重视帮扶干部的教育管理,在教育培训上,结合实施《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打造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5大干部教育实践基地,采取 派餐+点餐 课堂教学+挂职学习+考察观摩 等方式,分级分类培训扶贫干部3万余人次,有效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派出单位和镇乡街道同频共振、双向发力,采取以会代训、以考代训等方式,经常开展以 干什么、怎么干 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帮助结对帮扶责任人掌握扶贫政策,改进帮扶方式,提升帮扶实效。
我区在日常管理上坚持逗硬动真格,建立结对帮扶责任人台账,落实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共同负责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履责情况的指导和管理,并安排具体管理人员登记干部结对帮扶措施。建立定期评价反馈机制,对结对帮扶干部工作表现和帮扶成效每半年进行1次评价,并反馈派出单位,作为结对帮扶干部评先评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
在暗访督查上,我区成立了5支专项督查督导组,采取 四不两直 方式,常态化巡回开展 四查四促 ,督查结果全区通报。结合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作风 三治 勇担当强执行 作风提升年 等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脱贫攻坚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注重厚爱厚待
提升结对帮扶质量成效
在广大帮扶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时,我区注重对帮扶干部的厚爱厚待,提升结对帮扶质量成效。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落实工作保障方面,各派出单位建立完善干部结对帮扶保障机制,对帮扶所需工作时间和精力予以优先保证,对帮扶中产生的误餐和交通费用,按规定予以报销;派出单位主要领导每半年到结对帮扶责任人所在村进行走访和指导至少1次,实地了解结对帮扶情况,帮助解决结对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广大干部顺利开展帮扶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在强化精神鼓励方面,我区深化 作风提升 活动,挖掘树立和集中表彰一批在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中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308个、先进个人1000余人次。充分运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结对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动实践,及时推广总结好做法、好典型、好经验,树立鲜明导向,营造结对帮扶的良好氛围。2019年,组织开展 我最难忘的扶贫故事 宣讲比赛,一批生动的扶贫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在加强政治激励方面,我区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结对帮扶工作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在选拔任用中,坚持对结对帮扶工作出色、表现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有效激发了全区结对帮扶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2015年以来,区委在扶贫一线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300余名,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618名。
提升扶贫成效
进一步提振群众内生动力
过去这条路坑坑洼洼,底盘低的车上不来,下雨天更是受罪,老年人不敢坐摩托车,去一次集镇要走两个小时。 大进镇新建的水泥公路通到年华村后,村民邱发兴细数公路带来的好处, 如今公路硬化了,村里的农产品不愁卖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
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全区脱贫攻坚质效进一步提升。放眼全区,帮扶干部深入基层,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有效将 精准 要求贯穿到 识贫、扶贫、脱贫 全过程,有力推动识贫脱贫一户一户校准,政策措施一条一条落地,问题短板一个一个排查,帮扶项目一个一个谋划推动,确保识贫不漏一人、帮扶不漏一人、政策不漏一项、产业不漏一家、设施不漏一处、兜底不漏一个、退出不错一户。截至目前,我区顺利接受中央、国家、市级历次巡视、考核、督查、普查,中央巡视下沉调研组现场两次给予高度评价。
脱贫攻坚千难万难,最难的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结合起来,采取院坝会、座谈会、入户对接等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因户因人施策,扎实开展脱贫光荣户、致富带头人和乡贤评选活动,充分讲好 身边的脱贫故事 ,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形成脱贫光荣、勤劳致富的价值导向,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识不断提高,内生动力进一步提振。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脱贫12.3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1%。
我区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引导干部为民担责、为民服务、为民谋利,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做到干部在一线锻炼、作风在一线锤炼、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实现了服务群众和历练干部的 双提升 。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