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墙体广告 北枕长江、南滨洞庭的
湖南华容县历来是洪涝灾祸发作最频繁的地域之一。7月10日,该县新华垸的治河镇南堤红旗闸管身新老土分离部位发作渗漏,最终招致堤身下沉并溃口。
从发现险情到溃口,短短1个半小时内,滔滔洪水将总面积6.6万亩的新华垸变成泽国。作为
岳阳市蓄洪垸之一的新华垸,不得不“被动蓄洪”,垸内2万余人被分流安顿。
在阅历最近一轮连续9天降雨转晴后,看似宁静的新华垸却呈现预料之外的严重险情。人们不能疏忽它敲响的警钟。
警钟一:河堤根底单薄,规范偏低
中新社记者在采访中理解到,目前新华垸的防洪规范是十年一遇。加之近20年来,由于洞庭湖水位的抬高,汛期下游的六门闸外湖水长时间维持高水位,华容河两岸涝渍严重,排涝流量很大,致使华容河汛期水位经常发作陡涨,严重危及堤防平安。
从6月28日至7月6日,持续不时的降雨使新华垸内河水位长时间超警。本来薄弱的堤身长时间被高水位浸泡,抗压才能削弱,使其在近20年来遭遇的最强考验前“退败”。
警钟二:围湖造田带来大自然的惩罚
自古以来,洞庭湖是长江四口和湘、资、沅、澧四水洪水的重要调蓄场所。由于
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本来位列中国淡水湖首位的洞庭湖面积减小,成为第二大淡水湖。
在业内人士看来,洞庭湖“变小”直接招致了长江水没有足够的空间分流,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中,这种因果关系已然得到证明。
早在今年入汛后,记者在洞庭湖区沿线采访时就看到,特大洪水过后,
湖南的治水方略已从以往的单纯用大堤“堵”,转变为恰当的“疏”,人给水出路。
经过3年综合管理,
湖南共对超越200处阻洪堤垸施行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使洞庭湖蓄洪才能增加27亿立方米,扩展蓄水面积779平方公里,相当于洞庭湖“长大”了五分之一。但显然,恢复和顺应自然调控才能需求更长时间。
警钟三:上下游谐和待增强
1958年冬,经国务院批准、湘鄂两省协议,华容河首尾(调弦口、旗杆嘴)堵坝建闸成为半封锁性河流。冬春为自排水道,夏秋为聚集机排渍水的撇洪河。华容河实践上就成为一条承接流域两岸、排渍排涝,以及桃花山区山洪的排洪河流。
当地防汛人员通知记者,今年从7月1日开端,连续6天的降雨形成了
湖北境内大面积渍涝。
湖北石首靠近华容河两边的泵站不断在向河里排水,
湖南境内的华容县、君山区在新华垸未到达戒备水位的时分,也在往河里面排水;另外整个桃花山区的山洪也全部流到了华容河。
在洪水来量大、泄洪量小的双重“压力”下,华容河自7月3日下午4时起便到达戒备水位33.50米,7月8日起不断超越保证水位35米,最高达35.16米。10日上午新华垸溃口,
湖南省防指紧急恳求
湖北省防指谐和石首市中止向华容河排水。
长江的上下游之间和主主流之间是一个严密联络的有机整体。早有专家建言,防洪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求统一谐和管理,结合科研攻关,综合社会整治,才干完成科学管理的最大效应。
警钟四:蓄洪区建立需加速
在防汛抗灾过程中,蓄滞洪区本来是为应对最坏的状况而准备的盘旋空间。理想状况是,洞庭湖蓄滞洪区建立依然严重滞后,有方案地分蓄洪非常艰难。
截至今年5月,在洞庭湖区24个蓄洪垸中,还有安化垸等9个垸堤防加固尚未完成,一些堤防规范普遍不高;仅有澧南、西官、围堤湖三垸已建成分洪闸,大局部垸子仍不具备主动分蓄洪条件。
作为国度重点水利投资项目,洞庭湖区钱粮湖蓄洪工程平安区建立项目已于2015年底开工建立。新华垸治河渡将建立平安区1个。该工程方案于2018年10月竣工。
“各地务必要深入汲取华容县新华垸内溃的经验,触类旁通。”这是险情发作后,
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向全省敲响的一记警钟。如何在接下来的防汛工作 中,真正做到“不能放过一丝隐患,不能留下一处空白”、“不允许隐患酿成大险,大险开展为溃垸”,对防汛一线的人们来说依然充溢应战。
新美
广告:http://www.hbxm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