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墙体广告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
江苏时指出,要留意用好用活丰厚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鼓励人民不时开辟行进的强大肉体力气。
红色场馆,是集纳、展现党史资源的重要载体。从雨花台到新四军留念馆,从周恩来留念馆到沙家浜……
江苏大江南北留下的反动先驱的斗争脚印,聚集 成一个个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平台和窗口。它们和井冈山、西柏坡一样,都是共产党人吸取肉体营养的宝库。本报今起推出《走进红馆看共产党人》专栏,看望江 苏各地的红色场馆,追随先烈脚印,传承雨花肉体,坚决信仰信心。
每周一,是位于
盐城的新四军留念馆闭馆日。
6月6日,星期一,“香港新马泰归侨旅游团”风尘仆仆来到
盐城,20多位青丝苍苍的老人一早就守候在留念馆外。“
盐城是苏北的‘小
延安’,是新 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我们慕名而来,就是想实地看看新四军的抗日斗争史。”得知闭馆,领队的“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结合会”声誉会长陈健良很是遗憾。
为了这群远道而来的华裔,新四军留念馆破例开馆。记者跟随华裔们一同进馆,重温70年前新四军守土抗战的峥嵘岁月。馆长孙为祥说,新四军留念馆是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也是全国十大抗战题材场馆之一,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新四军军史。
展厅,蓝灰色主色彩。“蓝灰色代表新四军军服的颜色。”解说员陈文婕说,
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还是当年华中敌后抗日依据地的指挥中心。 她引见说: “组建初期,新四军总兵力1万多人,两个人合用一支枪。”认真听、认真看,当华裔们站在陈毅作词的《新四军军歌》展板前,展厅里顿时响起这首军歌激昂的旋 律。“荣耀北伐
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斗争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82岁的侨眷倪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
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在
盐城白驹狮子口桥会师。“红旗十月满天飞”,一幅大型的“
盐城会师”漆雕画,再现了当年的壮观场景。 走近震惊中外的皖南事故展板前,“叶挺下山会谈被扣,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读着这段文字,“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结合会”秘书 长陈小浪驻足好久: “自相残杀,相煎何急?我们都是老华裔,对祖国有深沉的感情,如今再来触摸这段历史,更能领会新中国来之不易。”陈文婕通知大家,为留念叶挺军 长,1946年
盐城县一度改名为叶挺县,并沿用3年时间。陈小浪慨叹:“反动老区,军民生死与共,这段历史应被后人永远铭刻。”
1942年底,新四军军部挥师
淮南,当时为了便当转移,陈毅夫妇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交由阜宁乡绅邹鲁山抚育。展厅里,雕塑《陈毅托子》用写实主 义手法,重现这一历史画面。陈健良说:“这段故事我们早已听说,今天看到的是栩栩如生的情形再现,抗战岁月,舍家弃子,不正是新四军舍小家为大家的生动写 照?”
“新四军组建后,大江南北的民众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很多支持。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都有不少华裔青年回国参与新四军。”“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 结合会”声誉参谋邢兴虎看到第四单元“八方援助”的文字最受打动:“中国反动离不开华裔,我们华裔满腔热情回到祖国,无悔无恨只要爱。”
在参观的队伍里,记者留意到,倪星老人几度摘下眼镜拭泪。“当时陈毅就是我们的司令。今天我固然是第一次来这里,但就像到了家一样。”倪老是启 东人,姐姐、姐夫都参与过抗日战争。受他们影响,倪星15岁从军,参与过抗美援朝。“皖南事故中,9000人的部队只要2000多人突围,部队打散了,后 来在这里重建军部,壮大成9万多人。司令部在这里,我们就有了主心骨。”昨天和今天无法割断,抚今追昔,老人再次呜咽。倪老说,这些年她去过井冈山、西柏 坡、大草原,“
盐城这一站不能少”。她在馆外一个劲拍照,说要留着以后多看看。
在馆藏的众多文物中,颇具传奇颜色的是一辆“满”字牌自行车。这辆车1943年被新四军缴获,由新四军女战士李春华运用。1986年,李春华将 其捐赠给留念馆。1988年夏天发作了戏剧性的一幕,当时,中日合拍电视片《话说长江》,日方总编导佐田雅人来留念馆参观,一眼认出那是他曾经用过的车。 佐田雅人说,侵华期间,他是日军情报士官,当年骑车与新四军遭遇,弃车而逃。对当年的侵华行为,佐田雅人深深忏悔。这辆自行车是日军侵华的铁证,已成为新 四军留念馆的宝贵馆藏。
走进人物馆,红色的天安门背景墙、白色的金水桥栏杆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全国最大的人物馆,那里展现了900位新四军出色人物的事迹和生平。
在新四军重建军部原址泰山庙,华中局历史陈列展正在停止布展前的工程施工。新四军重建军部原址办公室主任陈桂法说,皖南事故后,泰山庙成为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和新四军军部驻地,往常这里是新四军留念馆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7月1日,华中局陈列展将展开。
走过七十载,串场河畔涛声照旧。穿越历史烟云,浴血抗战的铁军肉体曾经融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成为耸立在人民意中的一座不朽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