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墙体广告 “路上有‘暗器’,晚上稍不留意就‘中招’了,磕到碰到可咋办?”昨日,有市民拨打市长热线12345反映,东城嘉园
延安小区局部住户在公共道路上装置地锁,既影响居民正常通行,又存在一定平安隐患,希望相关部门管一管。
50米小路两侧散布着5个地锁
昨天上午,淮河晨刊记者来到位于
延安路的东城嘉园
延安小区。一进小区,就看到正对着大门的路面上,有一处撑起三角支架的黄色地锁。顺着7号楼左近的道路行走,记者发如今约50米的小路两侧,散布着5个三角支架形的地锁,有装置在瓷砖上的,有装置在鹅卵石路上的。
几位在树下聊天的老人通知记者,这边属于老小区,不断没有划定停车位。最近两三年,小区里的私家车越来越多,为了便当停车,居民们自行装置了地锁。“车停在家左近,有了地锁‘霸占’着位置,自然很省心!”
有车居民想“先下手为强”
记者在现场时,看到有辆车开进小区大门,缓缓放慢速度,找准自家的车位锁后停下。车主说,他开车已有几年,回家经常常没有中央停车。先前只好将车停在离家几百米远的空地上,之后再步行回家。
他说,随着小区车辆越来越多,局部“聪明”的居民自行装置了地锁,处理“停车难”问题。“我看这样,我也跟着学,在家门前装置了地锁。”记者随后又采访了 该小区其他几位“有车一族”,“你看到的是个地锁,我看到的是个信号。”一位车主说,跟风装置地锁,是由于该小区没有封锁性,任何人都能够把车停进来。如 果发现有人开端装地锁,这就是个信号。“一旦等他人都装地锁了,眼看着中央都被圈占完了,只能干焦急。”
“有车一族”私自装置地锁的做法,其他居民并不认同。一位老人说,她不断反对私装地锁的行为,曾与车主力排众议过,但不起作用。“白昼光线强还好,等天亮 了呢,稍不注意就容易绊倒受伤,特别是老人和小孩经过时令人担忧。”居民李先生说:“原本是公共的局部,一装置地锁,本来大家的公共区域却变成了私人地 盘。”
光明街社区:将实地调查
记者将此状况反映给了光明街社区。“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没有停车的中央,如今车辆增加,停车确实难。”一位工作人员说,之前整治该小区时对路面停止了硬化,其后有人反映在新打的水泥地坪上,被人私装了一处地锁。
“这个小区老年居民也多,私装地锁的确存在平安隐患。”她表示,会向相关指导汇报此事,前往实地查看,停止谐和处理。
记者采访了我市某律师事务所的马龙律师,他以为私自装置地锁的做法不只占用了公共空间,还带来很大的平安隐患,其行为进犯了全体业主的合法权益。马律师倡议居民,假如发现有住户在小区公共区域上装置地锁,使其成为私有停车位,能够向相关部门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