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重大水利工程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都是国之大计,水利建设对保障国家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的叶尔羌河全长1289公里,是新疆洪灾最多、农民防洪负担最重的河流。千百年来,叶尔羌河水患对沿岸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每年汛期,流域内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要参与防洪,人们对叶尔羌河又爱又怕,期望着河流能够变得温顺,滋养沿河而居的人们。
2011年,叶尔羌河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位于莎车县与阿克陶县交界处,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和国家 十三五 期间100个重大项目之一,也是新疆目前在建的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因此被称为 新疆的三峡工程 。
2019年,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叶尔羌河流域千年水患得到解决。该工程不仅能向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地供水,还能在保证塔里木河生态供水的情况下,发挥防洪、发电、灌溉等综合功效。
在莎车县阿尔斯兰巴格乡帕特曼喀什村,村民再也不用为洪水担惊受怕了,家家户户都可以安心种地。农闲时,村里的年轻人可以去县城或者周边的农场打工,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重大水利工程是兴国安邦的 重器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19年,新疆启动了另一项重大水利工程 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阿克苏地区阿克苏河一级支流库玛拉克河中下游。拦河坝主坝为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最大坝高247米、坝顶长度606米,工程总投资为89.97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阿克苏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减轻阿克苏河流域洪水灾害,保障下泄塔里木河生态用水,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
一直以来,新疆由于缺乏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很多人不知道,新疆虽然干旱少雨,但水资源总量有800多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4000立方米,位列全国第三。在世界同类干旱地区,新疆水资源相对丰富。
但新疆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来水具有 春旱、夏洪、秋缺、冬枯 的特点。因此,如果没有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支撑,实现水资源有序调控,水资源就无法很好地利用起来,人与水的矛盾就难以调和。
2010年起,新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包括新源县那拉提渠首、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大浪沙水库等工程陆续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改造等一批民生水利工程也在加紧施工,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中受益。
十三五 时期,新疆抢抓发展机遇期,不断加快水利补短板建设,水利建设投资是 十二五 时期的1.9倍,纳入国家重点加快建设的15项重大水利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其中7项工程已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一批山区控制性水利枢纽和调水工程相继实施,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累计改造大中型灌区130处,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56万亩,有力推动农业节水、农民增收。完成内陆河治理项目101个,水旱灾害防御体系进一步完善。
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水利建设秉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全面推进治水兴水,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新疆水利建设速度大幅提升。
如今,在塔里木河流域,大大小小的分水枢纽、生态闸遍布全流域,多年壅塞的河道得到疏浚,河水流向广袤的胡杨林,使胡杨林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焉耆回族自治县,通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仅大幅度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也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当地群众高兴地说,安装节水灌溉系统受益很大,在增产增收、节约用水、节约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如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在焉耆已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使灌溉和施肥方式由粗放转变为科学、精准,为土地流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创造了条件,也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