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我市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卢益民以“大力推进国土增绿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为主题就全市生态保护修复进展情况进行专题发布。
卢益民介绍,十八大以来,渭南林业始终坚持把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惠民林业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以林业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市森林面积已达335.4万亩,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37.85%,市域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积极推进。5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我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已正式备案。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了《渭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创森指挥部,明确了部门责任分工、创建任务、创建步骤等。目前,渭南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正按照相关程序稳步推进。
义务植树活动蓬勃开展。今春,我市各地以我国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周年为契机,抢抓造林有利时节,组织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围绕重点区域,组织城乡居民围绕城区道路、绿地广场、机关单位庭院和周边台塬等开展了多形式的实体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了“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推进村庄路渠、庭院、巷道、厂矿企业、园区营区绿化。据统计,全市今春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92.76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816.9万株,有力推动形成了人人动手、绿化家园的浓厚氛围。春季造林绿化扎实推进。围绕生态恢复、生态重建,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方式,完成南北山地台塬生态治理38万亩、道路绿化提升893公里、城镇村庄绿化276个、河流沿岸生态恢复3485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45.02万亩,以多途径、多方式不断增加全市绿色资源总量,持续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结合全市林业实际,制定印发了《关于搞好林长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严厉打击开山造地、采石挖矿、毁林开垦等侵占林地和毁坏林木资源的违法行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为人民群众守护绿水青山。目前全市共设立检疫封锁临时检查站40个,检查车辆272车次,检疫复检苗木45万株。联合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以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清风行动”,累计出动人员700多人次,车辆358车次,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和非法贸易活动。
林业科技推广成效明显。成立了林业技能培训团,开展林业技术培训活动80余次,免费发放资料15000余份,发放柿子、花椒等经济林苗木40余万株,及时解决群众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的难题,促进产业发展林农增收。今春指导群众开展花椒、柿子、红枣特色经济林栽培和提质改造8.42万亩,全市干杂果经济林面积已累计达到280.62万亩、林下经济15.6万亩、苗木花卉18.57万亩,实现了“国土增绿、农民增收”双赢。
项目引进力度持续加大。根据中省《关于组织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精神,组织编制了《渭南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拟在黄河沿岸、秦岭北麓浅山区和关中北山区域,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补造和抚育24.8万亩,目前我市该项目为全省唯一一个项目被国家林草局公示,预计可争取到较大额度的中央造林绿化补助资金。同时积极申报了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7个,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项目17个,“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项目2个,重点区域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10个,生态保护支撑项目2个,累计申请中省投资5亿余元。
今后,市林业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步伐、扎实开展国土增绿、持续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等工作,全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保护秦岭祖脉,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渭南国土绿化,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渭南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撑。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