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这一消息,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和监测人员驱车前往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监测黑鹳情况。监测人员在南门峡水库记录到两只黑鹳在湿地觅食,其中一只在水库北面的滩涂上,嘴、脚是黄绿色,确认是一只亚成鸟。
监测人员发现黑鹳在水库东岸滩涂觅食后飞走,猜测黑鹳是否返回巢穴?带着疑问,监测小组又前往黑鹳巢穴附近。经过观察,并没有看到黑鹳的活动踪迹。猜测去年黑鹳巢穴遭到金雕干扰后弃巢,可能已在别处筑巢。
监测数据显示,5月以来,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共监测到8只黑鹳。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连续多年监测到黑鹳,最多的一次达30只。
王舰艇介绍,黑鹳选择栖息地主要满足3个方面的要求,即陡峭的山体、清澈的水域和无人为干扰。黑鹳连续多年在南门峡水库现身,表明近年来南门峡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为黑鹳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栖息地。
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物种之一。由于近年来黑鹳数量急剧减少,全球仅存两千多只,黑鹳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濒危物种,珍稀程度不亚于大熊猫,有着 鸟中大熊猫 的美誉。目前,我省仅发现两处黑鹳巢穴。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