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天门网访谈节目,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天门市天门河河道工程管理处处长彭明云。
彭明云: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各位网友进行交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天门河河道工程管理处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天门河河道工程管理处承担着天门河流域的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建设任务,请您介绍一下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实施完成情况。
彭明云:天门河发源京山县孙桥官桥铺一带横岭诸山,流经京山、钟祥、天门、汉川4县市,全长238.1km,总流域面积3875k㎡。根据汉北水利工程规划,1969年筑坝修建天门防洪闸,控制天门河承雨面积2536.0k㎡ 。利用天门防洪闸拦截天门河,将天门河上段来水撇入汉北河。
防洪闸把天门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并入汉北河水系。天门河下段防洪闸至净潭段全长36km,净潭以下分为南支河和北支河。人工运河——汉北河1970年竣工通水,天门防洪闸于1971年建成,实现了将天门河上游来水拦截改道入汉北河规划目的。当汉北河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可通过天门防洪闸分泄部分洪水入汈汊湖容蓄,以确保汉北河堤防的安全。
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自2011年开始建设以来,10年来共下达投资计划2.11亿元,截止目前完成中型涵闸除险加固2座及河道综合治理89.45公里。其中天门河下段33.6公里,南支河8.8公里,杨家新沟29.35公里,龙咀河17.7公里,各类涵闸、排水口、倒虹管、机耕桥等建筑物改造252座。
主持人: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实施为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请您具体谈一下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所产生的效益。
彭明云: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项目通过对天门河下段及流域内主要支流的河道进行疏挖、堤防进行修整以及防洪闸、陆羽壅水闸等沿线建筑物新建改造,对闸门及启闭机进行更换与配套,使经过治理的河道、堤防的行洪、防洪状况得到较大提高,取得了明显效果和建设成效:
一是防洪标准得到提高: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实施后,防洪标准由原来的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20年一遇3日暴雨5日排至作物耐淹深度,保护沿线中心城区、杨林、小板、卢市、净潭等乡镇30万亩农田和15万人防洪安全,排涝受益面积10万亩。
二是生态效益显著。由于天门河流域水环境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人为扰动,需要外部自然生态系统的强力补给,以形成良性循环的水网生态区。而通过工程措施清除变质底泥、疏挖河床断面,清除障碍,恢复水体的流动,增氧复氧,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条件,增加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增强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促进水质的改善,生态效益显著。
三是社会效益影响面广。通过对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的系统治理,提高天门河流域中小河流的防洪、排涝能力,使其能防御设计标准内的洪水和排除涝水,为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们有一个较好的水环境起到支撑和保障作用。
险工险段治理后,由于防御排涝标准的提高,沿河流域两岸城镇和粮食生产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有了可靠保证,减轻了防洪抢险负担,减少了流域内农田受灾程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维护了沿河地区的社会稳定,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适应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更进一步为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下一轮的天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情况。
彭明云: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及天门水利“十四五”发展规划,下一轮我处的主要任务是对天门河流域内的华严湖、九条河进行综合治理。
目前,我处已配合天门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20年11月编制完成了《天门市华严湖综合治理工程2021年度项目实施方案》,并于2020年12月11日通过了由市水利和湖泊局专家组织的审查,2021年2月23日将该实施方案送到省水利厅备案。主要建设内容为:实施华严湖东、西湖综合治理,恢复湖面面积4.79k㎡,湖泊岸线总长16.91km。隔堤清除41.12km;湖泊清淤0.71k㎡ ;堤防加固30.22km;堤外排水沟整治14.03km;更新改造水闸24座、泵站11座、农桥2座;湖泊水生态修复和岸线绿化;增设信息化和管护设施。工程概算总投资1.1亿元。
天门市九条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目前已完成项目的工程测量、地质勘探等外业工作,预计可在2021年7月中旬完成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将初步设计报告送到省水利厅进行审查。
同时,我们正在努力积极争取各级领导支持,与水利厅沟通,尽早启动天门华严湖和九条河综合治理项目。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