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墙体广告 走在
绵阳的街头巷尾,你总会看到一些很具前史特征的大街名,比方三光街、黄家巷、跃进路等等,近来,记者通过有关部分了解到,这些大街名在绵长的岁月中,堆积了
绵阳太多的前史印记,并见证着
绵阳城市的开展。
绵阳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设置涪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如富
乐山、越王楼等都是
绵阳的前史见证,而
绵阳城区的一些大街名也蕴含着
绵阳深厚的前史文化底蕴。
三光街:三光街是前史最为悠长的一条街,据考证,三光街之名出自《庄子》“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三光是指日光、月光、星光。
解 放街:解放街为唐宋城街区,是唐宋散文八我们之一宋代参知政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出生地。民国时因有文庙(孔庙)、文昌宫(文昌帝君宫)、圣公会(耶 稣),曾命名“通圣街”、“德操路”。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解放街”。曾有绵州州衙、千总署、子午报社、清代绵州试院、绵州联立中学(现
绵阳一中所在地) 等修建,2004年改建,全长450米,宽20余米。
黄家巷:黄家巷为唐宋古城街区,因清代时黄姓绅士在巷内树立黄氏第宅,故名“黄家巷”。原巷内多为四合院,1970年,黄家巷出土一批珍贵文物。2004年改建。
红星街:红星街为唐宋古城街区,明、清期间名为“神仙街”,有白衣庵、佛学社、州衙、杨公祠、警钟楼、文第宅、监狱等。1966年,因州衙所在地有中共
绵阳地委机关,改名为“红星街”。1989年改建,全长1000米。
孙家巷:孙家巷为唐宋古城街区。清代绵州进士、翰林学院庶士、蜀中“红学”第一人、绵州治经书院主讲孙桐生出生于此巷孙家大院,故名“孙家巷”。《孙桐生信件手札》现藏于
绵阳图书馆,绵州大剧院树立于此巷旁。
跟着城市的不断变迁,
绵阳一些大街现已逐步被高楼大厦所代替,但仍有一些大街见证
绵阳近几十年的开展。
跃 进路:1958年,正值火红的大跃进年代,四家军工
公司(长虹、九洲、华丰、涪江有线电厂)搬来
绵阳,
绵阳城北呈现了一条宽10米、长500多米的大街, 被命名为“跃进路”。在
绵阳的计算年鉴里,跃进路上的
公司生产总值从前占
绵阳市生产总值的半壁河山,全省电子职业当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而恰是由于跃进路 上那些
公司的奉献,
绵阳经济得到迅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