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蓓:此前,我知道衢州,但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得知《九零后》在衢州落地,并且一天连映三场时,我第一反应是 衢州有文化的底子 ,因为纪录片是有一定程度的观看门槛的。在与衢州观众连线前,我自己收集了一些资料,了解到衢州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高铁站台到出站口这短短一段路,对 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 ,我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不管是见面行作揖礼这样的细节,还是周围大体的环境,都表明这是一座有文化底蕴、有礼节的城市。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九零后》中的16位国士在各自领域中,可以说是 大神一般的存在 ,可在您的镜头下,他们显得可爱,这种 pure (纯粹)的特质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徐蓓:邓稼先先生喜欢用 pure 称赞某人专注追求于某件事情。而 纯粹 似乎是他们那代 九零后 共通的特点,且贯穿一生、与年龄无关。我认为,那是一种对科学、知识、文化的,出于生命本能的热爱。正如同西南联大机械系学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现今103岁的吴大昌依旧在看《华为工作法》,他想要了解中国为何能有华为这样的企业,并能够从中学有所获。有观众说我的影片中 充满了细节 ,其实我是希望细节与细节背后、故事与故事之间,都有其深蕴的意义。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不容易被遗忘,我争取要把他们留在大家心里面。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九零后》片长110分钟,时间有限,相信还有很多精彩内容没有出现在银幕上。在拍摄过程中以及面对内容的取舍时,有没有遗憾?将来,未能出现在银幕的情节,会不会以其他方式面世?
徐蓓:每一个艺术都是遗憾的艺术,但遗憾也是创作的推动力。从筹备、拍摄到宣发,《九零后》走过将近一千个日夜,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两年前的事情,我也会 挑毛病 ,像《九零后》中间节奏可以精简些、精准些,表现方式似乎也可以更艺术一点。
有些遗憾是无可奈何的,比如影片中很多访谈素材来自于当年拍摄西南联大纪录片时的访谈内容,那时候的拍摄设备就是一个很一般的高清摄像机,然后访谈也就是双机位拍摄。等电影上马后,就发现当年的素材不行了。可访谈对象中只有许渊冲教授和翻译家杨苡可以重新拍,其他老人家的身体已经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了。
在影片摄制期间,有3位拍摄对象(翻译《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巫宁坤、翻译《人类的故事》的刘缘子,以及联大经济系毕业的罗振诜)离开人世。而在不久前,许渊冲教授也逝世了。很多人是在人生当中最后一次对着我的镜头讲出他们的经历。我觉得他们需要、他们值得这样一种仪式感 用最好的音响,在最好的环境里面,关上灯,静静地,不发弹幕,看他们的故事。
我的一位朋友,地理民谣音乐人刘川郁看完《九零后》,创作了歌曲《穿越我心》,词曲都非常动人。有些在银幕上没有出现的情节,可能会以音乐短片的方式去呈现。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从事纪录片拍摄近20年,您拍摄的题材有所变化,从社会现实类的题材到历史类题材,您最看重纪录片的何种价值?以《九零后》为例,您认为纪录片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徐蓓:刚刚开始从事这一行的十年里,我对社会现实类的题材兴趣特别浓厚。我拍过农民工进城的问题,拍过三峡移民的问题,还拍过重庆棒棒军生存状况的问题。去英国读书回来以后,因为一些偶然的机遇,到我手里的都是历史类的题材。正好这种历史类的题材,与我多年来的阅读、兴趣契合。我觉得纪录片有很多价值,比如说为这个时代、为历史保存影像,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价值。
我最看重纪录片的价值,是它的思想性。我想通过《九零后》还原历史,让当今的 90后 00后 记住那代人所做的事情。整部片子呈现一种小河淌水的感觉,让观众会心一笑后,感受到他们人性里光辉的一面。同时,它能够在大家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让一些青年在人生中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并且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得久一点,像那些 九零后 一样。
衢报传媒集团记者:您曾用 谨慎 一词来形容纪录电影市场的前景。无论国内外,纪录电影始终是一种小众却又不可或缺的存在。《九零后》在衢州掀起热潮,已经连续组织16场专场点映了,在您看来,这对于以后纪录片的落地推广,有没有值得借鉴之处?
徐蓓:感动、惊喜、钦佩,这些都是我得知《九零后》在衢州掀起热潮时的感受。在放映首日,《九零后》的市场排片只有1%。大多数人对纪录电影的认知还是很 冷 ,看惯了长剧情、有流量、有明星的电影,能否接受纪录电影这种形式,其实是双向的选择。但是在衢州,有了衢报传媒集团这一股推动的力量。
《九零后》的发行方之一大象点映的理念是 让好电影遇见对的人 ,我深以为然。我了解到,在衢州,最先走进影院观看本片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老师、家长。有人可以从影片中看到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从而思考自己的人生与理想,这就是《九零后》遇到了对的人。
衢州不仅落地推广了《九零后》,还给了我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反馈,比如推出《九零后》衢州城市限定周边,比如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无障碍影片加工。如果全国再有10个,哪怕是5个地方,能够复制 衢州模式 ,那么《九零后》的火种会燃得更旺盛。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