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墙体广告协会执行会长 | 中国三四级市场营销协会常务理事
施工流程
  • 施工报名
  • 客服回访
  • 业务洽谈
  • 签订合同
  • 三天开工
  • 十天完工

洽谈电话

400-6060-805

首页 >> 资讯报道 >>在花野圩孕育“美丽风光”

在花野圩孕育“美丽风光”

良心做事 诚信待客 专心服务
扫一扫
加好友

2021年08月10日 04:08 相关案例: 本文标签: 江苏苏州墙体广告


花野圩通过乡村一体化让村容焕然一新。

方便村民歇脚建起 红色驿站 、通过一体化规划打造 离城市最近美丽田园 和 稻虾共养 高标准建设示范基地,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华盛社区  

在花野圩孕育 美丽风光

□苏报采访报道组

村庄名片

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

华盛社区花野圩村

花野圩是个自然村,隶属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华盛社区。这里东临西塘河、西临京沪高速、南接青灯村、北至中环北线,交通便捷通达。在0.7平方公里中,有5个村民小组,170户农户,户籍人口690人,是一个田园绕村、傍水而建的江南水乡村落。去年,这里荣获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称号。

花野圩,苏州高新区浒墅关49个自然村中的一个。在这里,建起了 便民红色驿站 ,通过乡村一体化让村容焕然一新;通过引进苏浒休闲渔业生态园,打造高标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以产业兴带动乡村兴。

一体化 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 离城市最近的美丽田园

过去,这里的农田形态零散,规模农垦受限。三年多前,浒墅关镇提出了 三村一体构想 ,将青灯、九图、华盛进行集中规划,提升农田综合利用率。 来到华盛社区的花野圩自然村,只见成片水稻田已满眼绿波。浒墅关乡村振兴党委书记程锴边走边介绍着乡村变化。

三年过去了,今天的花野圩,正通过 创新探索特色经营主体、创新实践特色产业模式、创新打造特色农产品 等,实践着乡村振兴。

村内主要支线已与主体路网连贯,实现了主干道与中环、西塘河路、新312国道等城市主干道连通接入,花野圩与姑苏区、园区交通时间缩短至10至20分钟。

行进在村路上,乡村健身步道、党建公园、法治长廊等随处可见,正打造着 离城市最近的美丽田园 。

戴贤芳是一名花野圩村民,他告诉记者,2018年村里入选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后,昔日的西塘河畔小村庄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这几年,村里杂乱的违章建筑拆了。粉刷墙面、新铺了黑瓦,菜园围上了竹篱笆。闲置的村中绿地,打造成了村民广场,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铺上了平整的水泥地。

现代农业,村里也实行了规模化种植。我承包了100多亩田种水稻,打造花野圩生态品牌大米,一年可挣10万元。 戴贤芳说,乡村的变化,不仅是面貌变了,在规模化种植后,抗风险能力也在持续提升。

拿今年台风 烟花 来说,7月27日晚一夜大雨,我承包的水稻田全淹了。村、镇紧急支援,用大功率泵强排水,硬是在被淹一天后,彻底将稻田里的水排干净了。 戴贤芳说, 要是在过去,不靠集体力量、靠农家自己小打小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这样的支撑,也体现在对村里地势最低的两家农户的救援上。7月28日凌晨4点,华盛社区值班室突然接到村民电话,说家里要进水了。社区马上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我们通过镇现代农业公司,增调两台大功率抽水泵、5卷水管、2卷电线,配合原有的水泵对池塘及屋前场地进行抽水排涝,使村民家及周边很快恢复正常。 社区一负责人说。

推进乡村一体化后,无论是行政村还是自然村,不再单打独斗。浒墅关在全市建起了首个乡村振兴党委,统筹各种资源,既加快了经济发展,又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程锴说,如今,浒墅关已高水平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家级改革试点,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436亩。 去年,我们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绩考核中位列乡镇考核第一等次。

家门口有了 红色驿站

既是村民歇脚处也是服务村民活动站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行政村越并越大。为了改善村民办事远、村部功能少、集中活动场所欠缺的现状,我们首次在农村植入 红色驿站 概念。 华盛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春华说,打造党员服务群众 联民 场所、为村民办实事 便民 中心、推动农村发展 富民 基地。

以华盛社区为例,花野圩只是它的三个自然村之一,最远的村民家离华盛社区有4.5公里。为此,这里建起了便民服务 红色驿站 ;依托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打造 室内+室外 共享平台,营造 一公里 温馨服务圈。

记者在该驿站看到,这是几间开放性小屋,有免费热水、免费WiFi、休息桌椅、休闲桌游等;墙上的电视播放着红色电影,书架上摆着上百本书籍,涵盖了党建、文学、家庭教育等;门边立架上为村民提供《人民日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可供阅览。

驿站还专设了妇女议事会办公室,让 巾帼力量 在这里发光发热。

邻近村民,在田地里干农活累了,可走进驿站歇个脚,倒上杯热水,看会儿电视

设这个驿站的根本目的,还在于 传党声、听民情、解民忧、促和谐 。驿站建成后,不仅给村民带来了方便,也给我们党员开展服务提供了阵地。 朱春华说,驿站开辟了 领航新思想、文明新活力、科普育新苗、环保展新颜、文化惠万家、康体俱乐部 6大类服务项目。

驿站墙上,挂着一张值班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社区干部会轮流下到驿站值班,推行 登记、处理、回访、归档 四步闭环处理模式。

走出驿站,是党建小公园。公园布有党建宣传栏、村规民约墙、家风家训等主题板块,一些有奖猜谜、游艺活动等,也会在小公园里举行。

我们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在花野圩创设了 志愿月月行 品牌,定期开展志愿便民服务,很受村民欢迎。 朱春华说。

村民朱阿婆告诉记者,她年纪大了又不会骑车,往常想要修个鞋、磨个剪刀,要叫人顺路带到大街上,现在驿站每月有活动省心多了。

据悉,自驿站年初投用以来,已接待及服务村民群众800人次。

美丽菜园 成老人解闷地

稻虾共养 以产业兴带动乡村

成片土地通过流转已进行规模化种植,但一些 边角料 流转不出去。于是,在村里辟出了10多亩零星地,让村民免费去种,还取了个好听名字 美丽菜园 。 戴贤芳告诉记者。

家住花野圩31号的陈阿宝今年已86岁高龄,身体非常硬朗。陈阿宝告诉记者,她虽然年纪大了,但闲不住。在 美丽菜园 有她的二分地。现在最大乐趣是种她的 边角地 ,长豇豆、辣椒、蕹菜、茄子等四季蔬菜轮流着种。 年纪大了,没什么爱好,一辈子在农村,种菜也是解闷。自己吃不掉,就让小辈们拿去吃。

走在花野圩村路上,游人还会看见竖立着的一个个 向日葵 标牌,上面是 城市地主 的认领信息。

从2019年起,这里将一块10亩土地进行开发,用来做 认种地 。市民一年支付660元,就可认领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园,约20平方米,可自己播种、收获,也可委托农庄打理,根据季节直接收获蔬菜。

眼下,小龙虾已基本下市,但村子里还有。花野圩通过 稻虾共养 苏浒休闲渔业生态园和 鱼稻共生 生态研究试验项目,打造高标准水产养殖示范基地,通过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

在这里,一家老少,可坐在岸边,体验垂钓乐趣。2019年,生态园的第一代苗种从小龙虾之都湖北潜江引进。缘于浒墅关良好的水质和土质,每年亩均产量约300斤,年均总产量达80000斤。

近日,生态园还开出垂钓夜市。 白天热,晚上凉快,正好可供游客消遣。 生态园负责人严兵向记者介绍, 龙虾季节,这里日均有150人参与垂钓。周末等节假日达日均1200人次。此外,我们这里还有骑马、趣味抓鸡、摸鱼等农事体验。

平日白天40元钓一次,可带回钓到的1斤龙虾,多余的再计价。 正在垂钓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已是第二次带读大班的儿子来钓了,孩子特喜欢。

那钓了龙虾怎么办呢?这里还有一条龙服务。

陆月珍是 花香满圩 的老板。她告诉记者,她正办着浒墅关第一家民宿。 等8月上旬拿到齐全执照,就可开业了。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陆月珍的农家乐就已率先开张 从稻田里捕获的小龙虾、从 美丽菜园 收获的时令蔬菜,都可到她那里加工。

美丽的花野圩村,正通过稻田生态小龙虾、地产有机稻米及有机蔬果等农产品,吸引着城里人的眼球。

相关资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

广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