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3520米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素甫阿勒克检查站的院外两侧,10棵高矮不一、粗细各异的青杨摇曳着翠绿的树叶,在斑驳的石灰墙映衬下显出勃勃生机。
这是我们保护区的 第一代树 ,也是保护区的 希望之树 ,在保护区海拔3500米以上的范围内,这些青杨绝无仅有。 种植这些树的玉素甫阿勒克检查站站长张圣发自豪地说。
放眼保护区 难见一棵树
植物生长的季节,保护区平均温度只有8摄氏度左右。我工作的前几年,从未在这里见过一棵树。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科长赵旭东说。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寒冷、干旱多风、蒸发强烈,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暖季短暂且温差大,冷季漫长且干冷。7月底8月初,记者采访之时,保护区正处在一年最暖之时。在路上,眼前不时出现野生动物的身影,茫茫荒野,除了土堆、山坳,再无遮挡之物。保护区多为匐地垫状植物,连稍高一点的植物都非常少见。
尽管如此,在高原上,对于植树的尝试,从不缺少,也从未间断。
2005年,赵旭东初到保护区工作,被分配到玉素甫阿勒克检查站。雪山、草甸的高原风光让他惊奇了一段时间, 时间长了,总觉得缺点啥。
这年3月,他托同事从库尔勒市带回几棵胡杨苗,先将胡杨苗根部掩埋在附近的泉水边,待5月气温转暖时栽下。 第一年,接近树根的地方还有新芽发出,第二年,树就枯了。
尝试种树失败后,赵旭东开始琢磨种花。2012年,检查站盖了采光棚,既隔绝风沙、又降低温差,他种上易生长的花,竟然成活了。直到现在,依然年年发芽年年新。
活下来的花让检查站越来越像一个家,但和树木的感觉还是不一样。 赵旭东说, 当时,我们一直在尝试种树,也种过松柏、红柳,但都没成活。
化身树 奶爸 种活10棵树
2013年3月,张圣发和同事李欢一同来到检查站工作。
刚到检查站,除了盆栽花,出门就是驼绒藜、蒿草,没有高度超过半米的植物。 现任保护区依协克帕提中心管护站站长的李欢说。
距离检查站170公里的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平均海拔2900米。 我们去采购物资时,看到路两边长着青杨,就琢磨着能不能在检查站试种。 张圣发说, 我们托人带来30棵和花土沟镇同一品种的青杨树苗。
检查站周边的土壤碱性大,而且容易板结,啥都种不活。 张圣发和李欢从种树的基础 土壤开始 研究 ,他们尝试按1∶4∶5的比例,将羊粪、细沙和黄土混合,制成了 青杨专用土 。 既有营养,细沙还能防止土壤板结,降低碱性。 张圣发说。
买买提 吾斯曼当年是检查站管护员,他说: 刚种树的时候,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其实也看不出啥来,但心里有个盼头。
第一场霜冻时,检查站所有的破衣服、旧棉被都用来包裹树干,防止树苗冻伤。 我们就像 奶爸 一样悉心呵护这些树苗,但第二年开春还是一下死了10棵,第三年又死了几棵。 李欢心疼地说。
我们猜测是因为只包裹了树干,裸露的树冠冻伤了,所以树苗没活下来。树像人一样,不能冻 头 。 李欢说,第四年他们用毡毯把树上上下下全部包裹起来,当年的30棵树苗,在全站人员的悉心照顾下,顽强地活下来10棵。
青杨已长成 再添新伙伴
检查站最粗的一棵青杨直径有七八厘米,相当于成年男性的手臂,细的直径只有三四厘米。
好不容易把它们养活,所以这点绿色很珍贵,连树根部的草都舍不得拔。 张圣发说, 在这里种树比养个孩子还难。
这10棵在高原上倔强挺立的青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经过者的目光。往来检查站的工人总要问几句: 这里有树?咋种活的? 羡慕的语气让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很骄傲。 2015年开始,我们每周一都在小树旁举行升国旗仪式。 李欢说, 我和张圣发在其他站工作期间,也都会叮嘱玉素甫阿勒克检查站的同事照管好这些树。
当年的青枝嫩叶已长成,如今它们身边又有了新伙伴。2020年,有同事找到了同种树苗,又补种了数十棵。 这些树生长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守护保护区。 张圣发说。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