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是以新技术新模式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或细分领域,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爆发式成长特性,在技术革命加快演进、城市竞争格局加快调整的背景下,已成为后发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的关键变量。
Why 为什么这么做
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瞄准新赛道、发展新经济、壮大新职业、培育新动能,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以打造强劲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成了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How 成都将怎么干
秉持产业生态圈理念,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 城市合伙人 ,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成都目前已经确定了包括6G、区块链等在内的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8月13日,成都海关公布了今年前7月外贸数据:成都前7月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402.2亿元,同比增长13.9%,占四川进出口总值的87.7%。
新希望集团成为成都首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四川天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成都第10家在科创板登陆的企业,成都连续7个月稳居新经济指数排名第二
活力与秩序,成为成都当下最明显的特质。
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布局未来,着力产业发展的新赛道:早在2020年5月1日,被视为上海创新发展 基本法 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正式施行,目标直指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则在2017年开始规划建设十大未来产业聚集区,并重点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前沿技术创新。
在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上,成都早已谋定。以最能代表产业发展趋势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去年成功突破万亿,达到10065.7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样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增长,增速达到24.3%;而下一个 万亿级 产业,则锁定为装备制造产业。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明确成都发展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根据全会决议,将科技创新摆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新征程中的首要和核心位置,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前瞻布局新赛道、着力培育新优势,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其最终目标是:
实现城市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推动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的 新赛道 。
瞄准未来
成都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制造业是城市经济的脊梁。
7月初,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了3颗吉林一号高分03D卫星和星时代-10卫星,均实现成功发射。星时代-10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定位卫星互联网领域、为用户提供空天地一体化数据信息服务的成都企业国星宇航,顺利完成了第10次太空任务。
国星宇航所在的卫星互联网赛道,正是成都此次布局的新赛道之一。同样,成都另外一个重点优势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正加力发展。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由产业功能区与生物医药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赛默飞联手打造的 赛默飞-国际生物城联合创新实验室 ,于今年5月25日在成都启动运营。作为一个 强强联合 的创新平台,该实验室将为区域内的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生物大分子药物早期研发的细胞培养、实验室规模工艺放大以及细胞、分子和蛋白等指标检测服务。
与此同时,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产业功能区先后涌现出成都先导、苑东生物、欧林生物和康诺亚四家上市企业。资本市场的庞大吸引力,成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劲的最直接例证。
成都不仅仅在生物医药领域抢占新赛道,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样如此。成都先导、极米科技、成都纵横 科创板上 成都军团 表现抢眼。短短两年时间,上市及过会企业达12家,数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产业新赛道持续涌现,区域产业竞争向新赛道延伸,每个区域及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各地纷纷布局产业新赛道,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加速新兴产业发展,超前谋划未来产业。
成都市新经济委则给出了抢占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的详细规划。其中包括,新技术赛道:6G、隐私计算、区块链、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新能源赛道:绿色氢能、绿色建筑、智能网联汽车;新生物赛道:精准医疗、创新药物、合成生物、脑科学应用、生物疫苗;新制造赛道:新型显示、高性能材料、高性能医疗器械、无人机;新生活赛道:数字文创、在线教育、医疗美容、现代时尚、新零售。
动能转变
引领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
被称为成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路线图 的《成都市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于日前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今后一个时期成都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指引遵循。
条例提出,聚焦城市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突出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着力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创新主体培育,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业内专家认为,这是成都以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为目标,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作出的系统性、体系化制度安排,谋求形成最宽松的创新环境、最普惠公平的扶持政策、最有力的保障措施。其目标就是:将成都建设成创新载体多元、创新主体活跃、创新能力突出、创新人才集聚、创新环境优越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现代产业发展趋势表明,市场竞争话语权已经迅速从全领域发展向细分领域深化,形成了 越细分越有竞争力、越精准越有爆发力 的发展态势。由此而勃兴的新赛道成了企业发展壮大、产业迭代升级、城市换道超车的必由之路。
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引领,瞄准新赛道、发展新经济、壮大新职业、培育新动能,加快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以打造强劲动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对成都而言已刻不容缓。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邓智团认为,成都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等战略谋划可谓恰逢其时,切中肯綮:把握住了城市创新发展 不进则退 的时代形势,把握住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价值,把握住了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底层逻辑。
时代是最大的机遇,趋势是最强的力量。
当前,成都正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以科技型企业为主角,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载体,着力优化创新发展格局、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设人才集聚高地、强化科创金融服务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市发展动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其目的就是:引领城市迈入高质量发展的 新赛道 !
能级提升
加强赛手培育赛场建设
赛道有了,赛手在哪里?赛场如何设置?这同样成为摆在成都面前的急迫问题。
成都制作出了自己的工作计划。一是着力新赛手培育:围绕深化 双百 工程和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充分发挥新赛手对新赛道发展的引领作用,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 一对一 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突出抓好独角兽、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和头部企业落地成都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 城市合伙人 。
二是强化新赛场建设: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深化 城市机会清单 和场景营城产品赋能 双千 发布机制,优化 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 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成都认为,一座城市的位势能级是由其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功能作用决定的,依托于具有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正是成都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功能区的 原点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推动要素功能集成、产业协作配套、人城境业融合,进而重塑城市经济地理,推动实现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促进城市综合能级全面提升,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四年来,以产业生态圈为链接机制、以产业功能区为赋能平台,成都的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创新动能加快培育,在蓉企业市(州)分支机构数量增长3倍, 三区三带 建设项目464个、总投资超1.3万亿元,西部(成都)科学城 一核四区 策划重大项目135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高新企业数量超过6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而 城市机会清单 和场景营城产品赋能 双千 发布机制,则给了选择这座城市的众多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成都将公园城市作为最大场景,主动发布政府需求、政府供给和企业能力、企业协作四张 城市机会清单 ,释放约1.9万亿元机会,让整个城市成为新经济企业的发展伙伴。
数据是最有力的例证:新经济产业在成都蓬勃发展,截至6月,成都累计注册新经济企业52.1万家 众多企业的诞生,共同构筑了参与新赛道的 赛手 们的庞大 群众基础 。
赛手培育不仅仅如此,还有差异化推进本土企业培育、多元化推进龙头企业招引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