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墙体广告 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沙江南岸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肯定的今年12个首批脱贫摘帽县(市)之一。在脱贫攻坚中,宾川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产业帮扶和处理贫穷户住房,双轮驱动,使脱贫攻坚步入了快车道。 产业扶贫带来加速度
时值盛夏,又是葡萄歉收时,记者来到宾川县的华裔庄园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孙雄飞热情地端出了与上海交大协作培育的葡萄新种类,这种葡萄色泽晶莹、滋味甘美,而且无土栽培、人工智能施用水肥。 葡萄、柑橘等鲜果种植不断是干热河谷地带、光热资源丰厚的宾川县支柱产业,但是由于缺乏技术创新和物流渠道,以前县域内部恶性竞争,丰产不歉收,农民脱贫不稳定。县委、县政府瞄准东部和省城的先进技术,应用上海交大、云南开放大学等单位对口帮扶的优势,引进了多种先进栽培技术,并借此翻开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市场。 张曾是宾川天子农业协作社副会长,他通知记者,这个协作社的社员以贫穷户为主,华裔庄园公司无偿提供葡萄种苗和技术,贫穷户以土地、劳力和扶贫贷款入股协作社,每人每年收入超越3万元。贫穷大众李文飞因病失去劳动力,往常他在协作社做仓库管理员,不只处理了根本生活问题,还能为孩子积累上大学的学费。据理解,2016年上半年,宾川县对3208户建档立卡贫穷户发放1.2亿元到户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对5845户贫穷户给予每户1000元的产业开展扶贫专项资金支持。 宾川还积极对接阿里巴巴集团,成为全国乡村淘宝的重点县。目前全县上线企业有27家,农业龙头企业13户,农民协作社383个,家庭农场141户。 分类帮扶发明重生活
汽车开上高高的山岗,一片彝族作风的住宅小区整洁别致,这里是宾川县乔甸镇雄鲁么扶贫易地安顿小区,再过两个月,42户贫穷户将搬进这里。54岁的彝族大众尹家明快乐地通知记者,他家以前住土坯房,最怕下雨,不只漏雨,而且住在山坡下也不放心。往常搬上了山顶,不只平安开阔、道路通畅,而且上下水、卫生条件完备。他们家的十几亩地就在小区旁边,再也不用翻山越岭去种地了。他和两个儿子,三家人一共掏了不到5万元就住进了小区,真是以前不敢想的事儿。镇党委书记张源曾经连续几个月没回过家了,晒得黝黑的他说,全镇有63个处理贫穷户住房的项目。“要赶在9月雨季降临前争取都能竣工,贫穷户的笑容让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安居才干乐业”。宾川县在抓产业扶贫的同时,分类处理贫穷户的住房问题,“挪穷窝、斩穷根”。关于不合适寓居、远离消费地的贫穷户,采取每户6万元的贴息建房贷款,并按每户10万元给予根底设备经费,目前曾经施行了1526户。而关于特困户,施行了每户无偿修建60平方米安居房的“千户新建”方案,目前曾经有610户入住,今年还有800户也将陆续入住。县里对剩下的1684户贫穷则采取插花型分散处理的方式,确保处理全县一切贫穷户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