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墙体广告 7月26日,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发布《
安徽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施行计划》。计划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 环境监测网络,根本完成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情况监测全掩盖。监测应用晋级,将带来诸多变化,如构成3日至5日空气污染趋向预告,对排污企业完成污 染自动预警、超标排放报警及追踪定位等。
依据计划,省环保厅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等要素。如空气质量监测方面,在各地布 设监测点位,国控、省控监测点位总数不少于143个;水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国控、省控监测点位主要布设在淮河、长江、新安江干流,重要的一、二级主流及径 流量较大的三级主流,重点湖库,能监控跨省界、市界重要水体,手工监测断面总数不少于317个,自动监测点位总数不少于52个;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面,在 耕地、农产品产地等区域布设监测点位,国控点位不少于1000个,根本掩盖各县。
监测信息将集成共享,依托省级政务云、数据交流平台和电子政务外网运转,聚集各级环保、
公安、气候等部门获取的环境监测数据,构成环境监测数据传输 网络。监测网络将应用于环境管理微风险防备。基于监测网络,
安徽将完善空气质量预告预警体系,构成3日至5日空气污染趋向预告;针对流域特征污染物构建水 质预警系统,逐渐完成水质变化趋向预测微风险预警;完成全省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数据和管理信息联网,完成污染自动预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