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墙体广告 昨日一大早,72岁的楼柏源趁着天晴,赶忙叫上小儿子将家里的大冬瓜搬上三轮车,运到村里菜市场卖。“这么大的冬瓜,一会儿卖不完,坏掉就可惜了。”看着家里还堆着数十个百来斤的大冬瓜,楼柏源既快乐又忧虑。
楼柏源是浦江县浦南大街溪堘村人,平常在家养些家禽。5年前,他开始在一块200多平方米的地里种冬瓜贴补家用。一直以来,楼老汉栽培的冬瓜种类都是市场上常见的青皮冬瓜,每年种出来的单个冬瓜分量根本在五六十斤摆布。上一年,他看到街坊家种的白皮冬瓜种类出了40多公斤的冬瓜,便也想试试,将原先田里的青皮冬瓜悉数换成了白皮种类。
因为岁数原因,楼柏源平常并没认真打理种下的冬瓜,为了省下肥料钱,也就只搬些鸡鸭鹅的大便到田里作肥料用,并附带少许复
合肥,很少调查冬瓜的改变。没想到,短短两个月时刻,菜地上的冬瓜长势迅猛,挺过了高温天和狂风骤雨,到上月初去看的时分,发现个个硕壮,现已能够采摘了。
随后,老楼发动家人连续摘冬瓜,前后累计七八十个,拿到电子秤上一称,绝大部分都在50公斤摆布,其间最重的“瓜王”有60公斤重,长1.25米,宽0.4米。“一自己哪搬得动,两自己扛回家还费力。”在城里开饭馆多年的女儿楼晓丽也是头一回看到这么“惊人”的冬瓜,连忙将相片晒到朋友圈。
首次测验新种类的楼柏源,看着喜获丰收心里很是快乐。不过,他忧虑个头大了,口感会不会受影响,便和家里人一同切开一个做菜。比照之下,他发现本年收成的冬瓜不只在数量上制胜,质量上也胜出不少。“白皮冬瓜下锅炒熟得更快,口感也愈加顺滑,合适咱们白叟吃。”听说本月底
宁波市有场冬瓜大王赛,家人就主张楼老汉带着自家的“冬瓜王”去一较高下。但是,看到60公斤的冬瓜有小块地方烂了,楼老汉拒绝了。“虽然我有决心,但仍是老老实实卖掉好了,不去凑热闹。”
“曾经小个的冬瓜卖得快,现在这么多大冬瓜,一时半会卖不完。”楼柏源说,幸亏街坊通知他,新种类的冬瓜能最少寄存一个多月。并且,女儿前天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了大冬瓜的信息,引来很多网友和买主的重视。
现在,白叟一天卖一个不费力,也有饭馆上门订购做展览的,楼柏源家里堆着的冬瓜已少了一半。“假如哪个村的居家养老基地需求冬瓜,我愿意捐一些,横竖白叟也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