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立冬刚过,天气瞬间冷了许多,而洛南县三要镇龙山村的宏达工艺品合作社内却异常的红火与繁忙,二三十个工人正在忙着制作纸灯笼,一个个色彩艳丽、形态迥异的灯笼把合作社装饰得分外喜庆。
龙山村位于洛南县以东45公里,全村456户,1617口人,这个坐落在 三沟一洼一道湾 的村子偏僻闭塞,资源匮乏,劳动力780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却做起了跨国大生意。
早在清末民初,龙山村就有一部分村民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用竹子编斗笠,用竹篁制作孔明灯,用纸和纱布制作灯笼 特别是村民手工制作的十二生肖纸灯笼,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和欢迎。 以前我们做的灯笼都是自产自销,也有自己建立小作坊的,但因为生产条件简陋,加之灯笼制作靠纯手工,生产效率低,就算有大单子村民也不敢接,生产能力跟不上呀! 龙山村村党支部书记常安心回忆道。
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产业,2008年4月,龙山村村 两委 经过召开专题会议,决定在村民杨增寿家的闲置房进行加工、制作灯笼。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村 两委 干部发现,虽然有了灯笼的制作场地,但是场地小、规模小、工人少、订单量不稳定等因素始终让灯笼这一产业难以发展壮大,无法成为村民稳定的收入来源。怎样让这一产业发展壮大,为周边群众铺就一条家门口的就业路,成为龙山村的头等大事。通过几年的生产探索、市场调研和招商引资,2014年,龙山村重新选定灯笼厂生产厂房,成立了制作、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宏达工艺品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以后,我们在零售的同时还在淘宝开了网店,通过电商平台将灯笼销售到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 合作社负责人常高攀告诉记者,目前国外客商已经成了合作社最大的客源,最多时一次能接到上百万个灯笼的订单。 这些灯笼主要用于节日和活动现场布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印制出各种图案和样式的灯笼,有西方人喜欢的南瓜灯、圣诞老人灯、风琴灯,还有各种中国传统图案的灯笼,销量都很不错。 据常高攀介绍,除了外观精美,种类多样以外,龙山灯笼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灯笼主打 绿色生态 牌,糊制灯笼的原材料都是彩纸、竹签等材料,环保无污染,很受消费者欢迎。
龙山村的纸灯笼销售到了国外,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增收的新路子。自宏达工艺品合作社成立以来,年加工灯笼200多万只,收入200多万元,先后吸收龙山村剩余劳动力210多人,发放工资70多万元,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我常年在这务工,闲了就做,不耽误在家做饭,照顾孩子,时间很自由,每天都能来做上几十个灯笼,也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厂房里忙着粘贴灯笼纸片的张民芳,是龙山村本地人,她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且踏实。
工资是按件计算的,多劳多得,现在天冷了,厂里开放着暖气,来干活的村民每天都有几十个,手脚麻利的做上一天,能挣上百元。 常高攀指着工厂墙上的工资表说。记者看到工资表上工人们的工资从几百块到几千元不等,最多的能达到5000多元。
龙山村的灯笼事业,不仅传承了老一辈人的传统手艺,还抓住了商机,让众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在收入翻番的同时,他们又照顾了家庭、管理了田地。现在,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也回到家乡合作社务工。
手工纸灯笼成了龙山村群众一个新的收入增长点。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