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下的碾子沟村群山怀抱,流水澄澈,宽阔干净的水泥路蜿蜒伸向村组。村民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房前屋后,谈说着一年的收成和来年的光景,欢声笑语回荡在寂静的小山村。
碾子沟村是商南县清油河镇的边远山村,那里山大沟深、地薄人稀,过去群众的收入主要依赖于外出务工。自脱贫攻坚实施以来,碾子沟村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村上大力发展天麻产业,曾经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 致富村 。
我们村地域面积很大,但多是山林地,要想乡亲们脱贫致富,必须走 一村一品 的发展道路。 碾子沟村村支书黄廷成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外出学习、实地考察、征求群众意见等,确立天麻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种植之初,村民抱着尝试的心态 小打小闹 ,规模较小且分散,加之技术掌握程度不一,产业发展效应并不明显。为了给群众吃上 定心丸 ,村里鼓励有经验的种植户做大规模、示范带动,通过 头雁领着群雁飞 的模式梯次推进。
谢付记是村里的天麻种植大户,年收入达20多万元,去年荣获 陕西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 天麻种植是一个细活儿,从种子选择、播种育苗、后期管理等方面都要掌握好种植技术。 经过10多年的种植,谢付记在 土方法 的基础上添加新种法,天麻的产量和收入逐年增加,成为村里名副其实的产业大户。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裕才是真的富。为了将产业做大做强,在帮扶单位和村 两委 的精准指导下,谢付记等一批党员大户带头为群众提供天麻种植技术、菌种制作以及天麻销售等一条龙式服务。同时,村上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建起了中药材切片加工厂,带动群众共同做大产业项目。
包顺前原来一直生活在碾子沟,后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沟里的几户贫困户搬迁到清油河镇清油河社区。虽然住进了敞亮的新房,却没有经济来源。看见村上其他人种天麻收入不错,他也把老家的地翻耕平整出来种上天麻。他现在有空闲了打零工,主要还是在老家种植天麻,一年能收入七八万元。
目前,碾子沟村采用野种子和优良品质混合的种植方式,适应性好、杂交产量高。 种植加工技术越来成熟,群众的接受度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商南县检察院驻碾子沟村第一书记贺书民高兴地说。
经过多年的发展,村里的天麻种植户越来越多,天麻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种植规模稳定在80万窝,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到8000元以上,2019年碾子沟村实现整村脱贫退出。
产业从小到大,村民从贫穷走向富裕,碾子沟村通过深耕 一村一品 ,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更可持续、更加幸福、更有获得感的小康之路。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