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宁江,河水缓缓流动。兴宁市西河桥旁,一幢古老的建筑依河而立。这座始建于1806年的两海会馆,是兴宁和潮汕两地经济和文化密切交往的桥梁和历史物证,同时也见证了兴宁作为 中央苏区县 ,曾燃起的 星星之火 。
现在,经过修缮和精心布展的两海会馆,不仅重现当年精美的外表,更是 擦亮 了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印记,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阵地和红色 打卡地 。
修缮百年建筑
唤醒革命记忆
兴宁自古商贸繁荣,明清时期,宁江西河背一带的码头、商店生意兴隆,潮汕地区的商人往来频繁。为了联络乡谊共谋发展,他们筹建了两海会馆,又称潮州会馆。
记者日前走进两海会馆,只见整座房屋雕梁画栋、精美别致,处处体现了清代潮汕建筑的风格。进入正厅,最引人注目的是周恩来与兴宁农运骨干座谈的雕塑,似乎在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革命往事。该雕塑重现的场景发生在1925年3月,时任东征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部在兴宁战斗、生活了20多天,并指导兴宁革命运动,促进了兴宁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农工运动的兴起。
会馆内设置有3个基本陈列展览厅和1个多媒体展厅。记者在会馆正厅看到,除了雕塑以外,其背面屏风中间挂着农民运动宣传画,正厅两侧墙上展示了周恩来给时任兴宁县长罗师扬的亲笔信,以及周恩来在兴宁的历史介绍。
进入右侧厅,可见三面墙壁上布置有展板,图文并茂展示了东征军在兴宁的革命历史。在周恩来曾经休息的房间里,更是通过实物展示,生动再现了当年的场景。此外,左侧厅墙壁上的展板,则展现了 潮汕人在兴宁 的发展历史。
兴宁近年来积极筹资,以 修旧如旧 的原则,对两海会馆进行修复,并完善了值班室、卫生间等配套设施,免费对外开放。 兴宁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陈加鹏告诉记者,兴宁对两海会馆进行陈列展览布置后,东征军在兴宁、周恩来在兴宁、潮州人在兴宁的历史均得到全面展示,成了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 活 课堂。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