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墙体广告 沪上摄影师竺钢,历时4年用手机拍照地铁“手机族”的百态,以共同视角还原了地铁日子圈的生动故事。上星期出书了国内第一本手机图像地铁写实画册《地铁phone》,为上海地铁及年代变迁留下印迹。
“经长期调查,简直每列地铁列车中,70%的乘客都在玩手机或用手机作业。”竺钢通知记者,这一年代特征,导致他的猎奇和重视。从2010年起至今,上下班途中、作业之余,只需乘地铁,他就拿起手机拍照,希望用手机记载下这些地铁印象。
4年前,他用一款300万
像素的手机拍照,那时手机还大多用于发短信、打电话,仅有一些翻盖手机可耍弄一些小游戏。4年间,他换了3部手机,摄像头像素也提升至了当前的1300万,除了拍照的照片越发明晰,镜头中的主角们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乘客手机玩得越来越花哨,已经搞不懂是乘客在玩手机仍是被手机戏弄了。”竺刚说,手机除了通讯功用外,还具有发微信、视频谈天、听音乐、看电影、购物乃至照镜子等各种功用。数字年代的发展,让都市人越发依靠手机。照片中乘客精神面貌、穿戴、重视的事都在改变着。例如,从上一年开端,乘客在地铁内用手机或PAD收邮件、开视频会议等作业表象显着增多。
记者发现,一组“地铁餐”图像中,大家坐地铁时边玩手机边吃东西显得生动自然。而本年上海地铁车厢宣告禁食后,这些印象已显得十分珍贵,定格了刹那间。
据悉,竺钢乘遍了上海当前所有14条地铁线路,在每个地铁站及列车内调查,搜集“手机族”们实在状况。他透露,拍照时一向没有打扰被拍照者,也很走运,没有一名乘客干扰或回绝拍照。他还发现许多乘客在玩手机时,十分情愿与身旁乘客共享图像和视频,感觉正能量满满。随着上海地铁不断延伸,自己拍照的方案还将继续。而就在上星期,这些精彩图像汇编成了《地铁phone》画册,分红老少皆“移”、专注一“移”、“求共享”、“换手”、“地铁餐”等16个特征章节,完好展示了地铁日子圈。
坚持记载值得学习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拍照的图像未必很明晰,能得到出书社认可实属不易。上海地铁庞大网络构成的日子圈,能坚持记载乘客实在、有兴趣的日子状况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