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外界的质疑,
云南省物价局的回应可概括为三点:一不违背法律法规,二不违犯变革方向,三不违逆社会用电者利益。
云南省的最新回应,可谓是滴水不漏、言词周全。
面对这一答复,业界人士和新能源企业将作何感受?
孰对孰错,从不同立场动身会得出不同结论,
云南的做法局部能够得到了解,新能源企业愈加担忧的是:
云南事情会不会惹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响,各中央政府在对光伏、风电的扶持政策上会不会说话不算数?
对此,业内专家王淑娟直呼:“契约肉体呢?国度信誉呢?”她的观念根本代表了新能源企业内心的声音,此事情关于新能源行业的影响不可小觑。
“将来,不只未建成项目要停止竞价上网,标杆电价不时降落关于建成项目,原来说好的20年不变的标杆电价,可能也要下调了!
当初,国度红头文件、白纸黑字承诺的,风电、光伏享用20年不变标杆电价!而往常,标杆电价中的两局部:中央承当的脱硫煤标杆电价、国度承当的补贴局部,都呈现了问题。
由于电改,中央想降低脱硫煤标杆电价局部;由于可再生能源附加不够用,国度拖欠补贴局部3年以上。“
难题:新能源和常规能源谁该让路?
实践上,
云南省降电价背后,也有着“难言之隐”。
云南物价局人士在承受媒体采访时称,加上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风电、光伏发电的均匀购电本钱为每千瓦时0.604元。而同期,以水电为主的发电企业均匀成交价为每千瓦时0.206元,两者价差两倍多。
相反,
云南弃风弃光现象不严重,反倒是水电被弃问题严峻。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某些时段
云南全省持续日弃水电量达3.3亿千瓦时,以当时水电的均匀上网电价3毛钱来计算,这相当于
云南一天白白流失近1亿元钱。
是保水电还是保光伏、风电?假如不下调风电、光伏发电结算电价,大范围弃风弃光将难以防止,面对这个二选一的标题,新能源企业又该怎样选?反正无论如何,利益都将受损,剩下的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考量了!
云南事情,具有标志性的意义,扯开了光伏风电与水电、火电抢夺生存空间的口子。在电力整体过剩的大背景下,风电、水电、火电之间的矛盾与抵触不可防止,相似这样的争议难题还会有。
据公开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均匀应用小时为3969小时,同比降低349小时,是1978年以来的最低程度。全国火电机组过剩1.3亿-2亿千瓦,以4000元/千瓦造价为基准,过剩投资额在5200亿-8000亿元之间。与此同时,火电投资还在加码,各地猖獗上项目基本刹不住车。
而中国政府曾经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到达15%左右,到2030年到达20%左右。但在众多地域,光伏微风电也在呈现过剩,弃风弃光率高攀不下。
面对此种困局,没有企业愿意主动放弃,放弃就意味着丢掉了将来的开展空间和生存的时机。光伏、风电、水电、火电的将来生存空间之争,谁将胜出?政策的天平将倾向何方?最终的裁量只能是在国度能源局或者更高一级的政策、法律制定部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