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
墙体广告 收入是生存之本、民生之源,也是
大众最直接、最理想的利益问题。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全面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加强人民
大众富足感。”
而今,“十二五”曾经圆满收官,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能否“芝麻开花节节高”?老百姓给出了称心的答案。
“5年前,我的幻想就是能具有一家本人的门店。往常,这个幻想不只完成了,而且还是‘晋级版’。”在市区运营一家服装店的80后女老板朱晓燕颇为慨叹。 5年前,朱晓燕还是一名打工青年,2012年初她尝试做起服装生意,运营男款时装。之后,她从实体运营转向“线上+线下”的新运营形式,即“微商”加实体 店铺。往常,她的小店运营得红红火火,一个月上万元收入是常事,还买了一辆价值18万元的轿车。
市统计部门数据显现,在过去5年间,我市城镇居民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0元,比“十一五”末的2010年增加了10499元,年均增长11.1%。
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得益于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津贴规范进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等,也得益于一系列开展非公经济、鼓舞创业和再就业的优惠 政策。居民就业观念也发作积极变化,新增就业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热情高涨,创业渠道不时拓宽,就业群体日益扩展。
“回家流转土地搞范围化运营,固然很辛劳,但收入比在城里打工还多。如今,家庭农场年利润可达30万元。”濉溪县刘桥镇金土地谷物种植家庭农场担任人黄文杰说。
1983年出生的黄文杰,凭着对土地的深深酷爱和不懈努力拼搏,完成了从打工仔到家庭农场主的圆满蜕变。
促进农民增收,减少城乡差距,不断是我市开展经济、建立美丽
乡村的工作重点。据统计,2015年,我市
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0元,比上年增长 10%。“十二五”以来,我市
乡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高2.6个百分点。随着
乡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 2.85:1减少为2015年的2.56:1。
我市不时增强
乡村交通、水利等根底设备建立,有力推进了农业
现代化开展,农业运营范围 化水平进一步进步。为促进农民增收,我市持续扩展
乡村土地流转范围,鼎力开展农民专业协作组织。同时,我市持续加大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 机置办补贴等政策扶持力度,逐渐进步新农保、新农合和
乡村低保规范……一系列有力措施,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