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
·不准随意将限制出行的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
·不准随意延长中、高风险地区管控时间。
·不准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
·不准随意延长风险人员的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不准随意以疫情防控为由,拒绝为急危重症和需要规律性诊疗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不准对符合条件离校返乡的高校学生采取隔离等措施。
·不准随意设置防疫检查点,限制符合条件的客、货车司乘人员通行。
·不准随意关闭低风险地区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场所。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相关部门将对于违反“九不准”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
违反“九不准”典型案例通报
河北省保定市、邯郸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等4个地市,存在过度防疫、一刀切等情况,对来冀返冀人员、特别是对来自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人员盲目采取管控措施,扩大人群管理范围。
青海省对低风险地区返青人员要求提前24小时填报信息,抵青后进行落地核酸检测,返回居住社区后,工作人员上门贴封条,完成三天两检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允许出门。
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高铁站对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的乘客,仍要求再做核酸检测,并收取乘客每人次19元费用。
以上地区和单位的做法不符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目前已按要求开展整改。其他地区要引以为戒,认真做好自查核查工作。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和有关部门将持续关注相关工作进展,对发现核实的典型案例继续进行曝光和通报。
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健康码赋码变码
健康码对风险人群的识别和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全有序出行的重要工具。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了健康码的使用管理、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各项规定,要求各地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对相关人员进行精准赋码,不得“一刀切”“码上加码”。
明确要求严格健康码的功能定位,不得擅自扩大应用范围,绝不允许因疫情防控之外的因素对群众进行健康码赋码变码。
全国疫情总体处于稳中向好态势
近日来,全国疫情继续稳中下降,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经降到40例以下,近三天平均每天报告感染者28例,为本月以来报告感染者人数新低,全国疫情总体处于稳中向好态势。但是,局部地区疫情还有波动,个别地区疫情拖尾时间比较长。
北京持续发现感染者,波及市内多个区,目前处于低水平波动阶段;
上海近期社会面疫情时有发生,部分区域仍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辽宁丹东、广东深圳、广西防城港等地仍有零星报告感染者,个别新增感染者来自社区非管控人员,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
吉林省吉林市近日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全面排查和管控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防范疫情进一步发展。
如何保障低风险地区人员安全有序出行?
一是疫情防控后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范围,不得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中、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
二是要落实国家规定政策要求,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还有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人员等风险人员采取相关的管控措施,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
三是要严格落实风险人员隔离和健康监测的期限要求,不能随意延长风险人员隔离和健康监测时间。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