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墙体广告 钟女士通知
安庆晚报记者,昨天(8月30日),她在大润发超市购物时,看到某品牌酸奶正在做促销活动,三瓶酸奶捆绑在一同销售,价钱标签上写着8.9元。她心想价钱划算,就拿了一捆。“可在结账时,我却发现,实践价钱要比标签价多出不少。”
钟女士说,后经超市工作人员解释,其所购置的酸奶促销活动是“买两瓶赠送一瓶”。超市方为了让顾客享用这种优惠,便将三瓶酸奶捆绑在了一同,而下方标签的价钱仅是一瓶酸奶的价钱。“也就是说,一旦享用这种优惠,至少需求购置两瓶。”
钟女士向记者吐槽:“价钱标签就贴在捆绑酸奶的正下方,购置时假如不认真,容易以为是捆绑商品的总价钱。”
当日下午,记者在大润发超市货架上,的确看到这种酸奶。三瓶(酸奶)捆绑在一同,划一地排列在货柜上。除了这一品牌外,还有不少其它品牌的酸 奶,同样在做相似促销活动。每件酸奶的标签上,都用粗黑的字体标明价钱。再认真瞅瞅标签右上角的小字,计价单位是“1瓶”或者“1杯”。
记者随后又来到“
金华联”、“家乐福”等超市,发现对捆绑促销商品的标价处置,这些超市大致相同。
对此,市民孟女士通知记者,呈现这种状况,消费者没看清,也有一定义务。“超市方更应该将商品价钱标得更明晰。”
市民李女士说,超市将商品捆绑促销,而标价上显现的计价单位却不明显,很容易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掉入“价钱圈套”。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只要三分之一的人在结账后,有核对账单的习气。一名顾客说:“不核对账单,一方面是出于对超市收银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是怕费事。”
消费者在购物时,如何才干更好地维护本身的权益呢?市消费者协会有关工作人员提示消费者:在选购超市促销商品时,消费者需看清标价牌内容,特别 要看清促销商品的称号、价钱、活动时间等信息,不要被那些没有及时改换的标价签“忽悠”;在购物结账时,消费者应养成及时核对账单的习气。假如不愿检查所 有商品,那么对商品数量、特价商品以及贵重商品,也要有重点地加以核对;消费者要养成保存购物收据的习气。假如在不经意间扔掉收据的同时,消费者之后向商 家讨说法的时机很艰难。“一旦发现超市的商品‘促销价’名不副实,要及时与超市方停止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