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十月,在桂林灌阳县“神农氏稻博园”稻谷(关键)示范园区,那片袁隆平院士以前筑梦“吨半稻”的土地上,又一年的超级稻迈入大丰收。
碧水青山育好稻
桂林山水人文荟萃,成就了一代代人杰,也滋润出丰沃新土地。灌阳县黄关人大主席文锦勇告知中国新闻网,灌阳生态环境保护优异,浇灌条件好,土壤层较为浓厚,水稻种植的前提不错。
恰好是这片热土,让毕生追求丰实中国粮仓的袁隆平院士寄予了殷切期望。
“袁老他十分贴近生活,亲身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大家百姓的栽种。”文锦勇回忆道。
广西桂林灌阳县“神农氏稻博园”稻谷示范园区,晚稻收种进入尾声。 王以照 摄在产业发展上,灌阳示范园区选用“超级稻 再生稻 绿肥作物”种植方式,营销推广绿色防控、水汽均衡,配方施肥等技术。自产业基地建立至今,水稻产量每年都会有一个提高。
2017年,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超级稻亩产量1000KG科技攻关示范园区的“一季稻 再生稻”初次完成1500KG目标生产量,创下了那时候全球增产记录。
“一个人一年600斤(水稻)可以了,如今一亩田1500KG,2分田能够养好一个人啊!”对于此事,袁隆平院士曾感慨地说。
现阶段,示范园区占地面积累计30000亩,在其中中心城市3000亩、扩展区6000亩,污染区21000亩。灌阳县“头季稻 再生稻”亩产量不但提升1500KG,还持续11年创广西省产量第一,被袁隆平院士称为“广西省超级稻生产量第一县”。
仓禀实 农民增收喜笑容
超级稻的亩产量提升,不但代表着粮食生产安全得到确保,更代表着靠土地资源吃饭的人农民富下去。
“超级稻的产量高、米质好,并且天气的影响小,机械自动化完成率非常高一些,1亩的盈利比之前多了很多。”灌阳县黄关镇游龙村村民周桂明告知中国新闻网,现如今超级稻亩产量可以达到4720元,在其中头季稻2720元,再生稻2000元。
广西桂林灌阳县“神农氏稻博园”稻谷示范园区,超级稻提升本地粮食生产。据了解,示范园区采用“示范园区 新型经营主体 行业龙头 农民”、“示范园区 超级稻 再生稻 脱贫户”、“ 示范园区 农村土地流转 脱贫户”、“示范园区 行业龙头 公司打工 脱贫户”等生产方式,立即推动脱贫户创收1500万余元,并推动了全县城稻谷产业发展。
2021年,全县城水稻种植面积做到29平方公里,总产13万吨级,推动5100户脱贫户开展水稻种植,产业链普及率做到46%。
稻谷农业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本地农业旅游和农村旅游。2016年至今,灌阳县陆续打造出了稻博馆、文化长廊、大丰收城市广场、稻文化艺术展览中心、稻文化艺术雕塑小品、旅游观光长廓、生态公园等生态农业新项目。
“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趋势农业旅游,推动了文旅融合,可以延长全产业链,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此同时村庄环境整治也获得了巨大改变。”文锦勇说。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