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墙体广告第1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11月4日-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智能”是本届工博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其间高校参展项目中,既有工业机器人,也有用于农业养殖业的水生态保护机器人,还有协助残疾人恢复手部功用的仿人假肢手。
为池塘增氧的机器人
运转60分钟,能够使水深0.9米的溶氧量和表层水体根本共同。
4个黄色的浮筒,在水面上支撑起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的机身。浮筒两头的水轮旋转或中止,驱动整台机器沿着设定好的螺旋形道路前行,安静的水面泛起阵阵波纹。
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钱虹教师介绍,移动式的水生态保护机器人,能够在封闭式水面依照设定道路跋涉,大大提供了增氧的功率,更能净化水域水质。使用太阳能和蓄电池供电,处理了移动供电的难题,还有利于节能减排。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太阳能移动水生态保护机器人,是四名研讨生在钱虹教师的指导下规划并制造完结的。作为团队成员之一的研三学生骆建波介绍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运转60分钟,能够使水深0.9米的溶氧量和表层水体根本共同。”
智能转移的机器人:
一次功用转移100公斤物体,可更换不一样的抓手。
“这台机器人将涂成黄色,用来转移,咱们给它取名‘黄牛’。”看着自个亲手规划打造的智能转移机器人,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林砺宗如同看着自个的孩子。
这台2米多高的机器人并没有“人样”,看起来仅仅几根粗细纷歧的钢材组成的机械臂。林砺宗介绍说,和国外同类产品不一样的是,这台转移机器人具有 “录像学习”功用。假设操作的工人不会编程,可是会操作,只需工人操作一遍,机器人就能“照抄”,而且重复这个动作,一“看”就会。
林砺宗说:“黄牛”当前主要能够用于生产线的上下料,“它具有2.6米的抵达间隔,并能够一次性转移100公斤的物体。”
仿人假肢手:
可复现人手90%摆布的动作,可灵活操作键盘、鼠标。
上海交大机器人研讨所研制的仿人假肢手可复现人手90%摆布的动作,经过立异研制的肌电臂带操控,能让肢残患者随心所动,自如操作键盘、鼠标,还能自个操控轮椅、拿取碗筷,大大改进截肢患者的日子质量。
研制人员盛鑫军介绍,人手是人体运动体系中最重要的执行器,大脑运动皮层30%的区域担任手的操控。再造一只与人手灵活程度适当的机械手,让全世界科学家倾泻了大量汗水。但是再灵活、功用再强大的机械手也无法直接应用于假肢。
上海交大规划的假肢手具有与人手相似的外形和功用。每个手指只需要一个螺钉就能够将其装置在手掌上,装置修理方便快捷。如此灵活的手是如何取得 大脑对它的操控呢?答案就在臂膀上的一个圆环。记者发现,这个外表肌电臂环是一种可穿戴的SEMG监测设备,不必精心预备,随意套在手腕上就能感知肌肉电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