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
墙体广告 8月6日,清晨的榜首缕阳光刚铺洒在西充县古楼镇过江楼村,乡民严秀琼的香桃园便迎来了当天第一批采摘香桃的游客。“我家10余亩地,悉数种的是香桃。”严秀琼通知记者,现在香桃现已老练,天天都有游客前来采摘、购买,“本年收入10万元不成疑问。”
10余亩地只种香桃,严秀琼的决心和底气从何而来?记者经过了解才知道,是西充县“百公里百村香桃产业带”开展计划给严秀琼壮了胆。“商品要做强做 大,技术支撑和资本运作是关键,这恰恰是农户最缺的。”西充县农牧业局副局长杨明成通知记者,2015年末,西充县决定在和平、古楼等10个城镇,建造长 103公里、总面积达10万亩的香桃产业带。90余家农专社相继树立,选用“农专社+农户”“村支部+农专社+农户”等形式,股动农户栽培香桃。既盘活了 农户手中的土地,又处理了农户资金不足抗危险才能低和技术水平、出产水平落后的疑问。
■共有农业龙头
公司360余家、农专社4400余家、家庭农场3000余家、专业农业大户1万余户以及工作农人千余人,股动了全市30余万农户完成年均增收近1300元
■注册农商品商标超越3000件,其间我国驰名商标8件、
四川省著名商标10余件、地舆象征商标7件,川北凉粉、保宁醋、充国香桃等一大批名优特农商品享誉川表里
■共有200余家新型农业运营主体走上电商道路,商品销往北京、
上海等10余城市,累计出售额超越亿元
近年来,我市坚持走规模化出产、协作化运营、产业化开展、社会化效劳的路子,
现代农业开展生机得到充沛释放。据市农牧业局农经站负责人杜勇介绍,到现在,我市共有农业龙头
公司360余家、农专社4400余家、家庭农场3000余家、专业农业大户1万余户以及工作农人千余人,股动了全市30余万农户完成年均增收近1300元。
品牌股动战略提升当地农商品竞争力
8月9日上午,记者在
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
公司看到,一辆辆配送商品的卡车正陆陆续续驶出
公司大门。“品牌得到认可,商品就不 愁销路。现在
公司天天要接数十份订单,配送10余万元的商品出厂。”
公司有关负责人杜志刚介绍,该
公司本年的出售额已打破千万元。据记者了解,初次选购 “川北凉粉”商品的客户,大多都是由于看中了其身上的“我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金字招牌。
“川北凉粉”走俏商场,是南充农商品品牌建构进程的缩影。为提升南充农商品的质量,2013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每年仅扶持有机农商品 的开展资金在700万元以上。各地围绕“5+3”特征优势产业计划,拟定有机农业标准化施行形式和出产技术规程,划定有机农业基地建造区域,加强产地环境 保护、犁地质量建造与出产管理,树立出产、加工、流通全程监控系统。到现在,我市九县(市、区)悉数经过无公害农商品产地全体确定,有机农商品出产基地 近20万亩,经过有机食物商品认证230个。
一起,加大对农商品品牌创立的支撑力度,对新取得国家级驰名商标且年出售收入到达5000万元以上的农商品品牌创立主体,一次性奖100万元。现在, 我市注册农商品商标超越3000件,其间我国驰名商标8件、
四川省著名商标10余件、地舆象征商标7件,川北凉粉、保宁醋、充国香桃等一大批名优特农商品 享誉川表里。
搭乘电商快车累计出售额超亿元
西充县90后小伙子王坚近段时刻一向很忙。“又组织了一批土特产,正忙着把商品图片上传到网店上。”2015年,在当地电商协会的引导下,王坚办起了网店,专门出售西充土特产。现在,网店上的商品数量已有20余种,月出售额近10万元,并吸纳了10余人就业。
“我市优胜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南部脆甜美柚、充国香桃、阆中川明参等大批优异农商品,但由于有些城镇区域欠发达,不少农商品一向打不开销路,农人们守 着‘金山银山’却力不从心。”市农牧业局商场信息与对外协作科负责人唐波说。2012年,我市出台方针,鼓励涉农
公司经过网络出售商品,拉开了“农商品销 售电商化”的前奏。2015年末,市政府印发了《南充市推进电子商务迅速开展三年(2015—2017年)举动计划》。在一揽子方针的引导和影响下,阿里 巴巴村庄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子纷繁入驻南充,县级电子商务效劳中心、村庄电商效劳站、村庄网购代理等如漫山遍野般在村庄出现,为我市“土货进 城”铺设了一条跨过时空的快捷通道。到现在,我市共有200余家新型农业运营主体走上电商道路,商品销往北京、
上海等10余城市,累计出售额超越亿元。
村庄电商,正引起一场深入革新。时下,在我市村庄,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要想走上致富路,搭乘电商守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