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加快发展
现代乡村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
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能
家电下乡。
新能源汽车下乡并非新鲜事物,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20年,我国就启动了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近两年每年都有。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
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共销售106.8万辆,同比增长169.2%。2022年工信部、农业
农村部也开启了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历时7个月之久。
中国
汽车流通协会专家颜景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罕见地提及
新能源汽车下乡,体现了政府在
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上的政策导向,这对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既定政策,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排放,是落实 双碳 目标及国际社会承诺的现实途径。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燃油
汽车比重,实现国家能源安全。
当前,
农村地区是消费的重要爆发点,
农村地区规模大、基数大、消费潜力大。尤其在经历三年疫情之后,可能出现消费的爆发期,
新能源汽车下沉有利于扩大
农村消费,同时,在引导
农村居民绿色出行,全面促进
乡村振兴方面也意义重大。 颜景辉表示。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
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到160辆,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
当前,众多新能源车企的关注点主要在城市,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小县城、
农村相对于大城市来说现在正是培育市场的重要机会,可以看作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车型与功能要符合
农村地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是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 。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收入高、基础设施完善,有利于
新能源汽车下沉。
在颜景辉看来,从鼓励
新能源汽车消费角度来看,广大
农村地区还需要政策上给予扶持,例如各种优惠税收等。同时就是基础设施的问题。一方面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仍待加强,另一方面,售后服务的问题也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