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栖凤湖畔,樱花盛开,小舟划过。
3月21日,凤凰县廖家桥镇拉毫古城堡景区的油菜花田里,赏花拍照的姑娘们笑靥如花,美成风景。
油菜花海——摄于龙山县召市镇。
吉首乾州天星河畔,樱花树下站满了拍片的小姐姐。
窗前樱花——摄于古丈县高峰镇岩排溪村。
油菜花香,云雾在山间流动——摄于吉首市矮寨镇夯腊村。
一年之“际”在于春——摄于花垣县补抽乡大卡村。
春来无事,只为花忙。
春天的花,霸占了湘西的山野——
从梅花、油菜花、樱花到桃花、梨花、桐花……从永顺陈家坡、泸溪大陂流、古丈栖凤湖到吉首马颈坳和矮寨、龙山桐花寨……还有满山盈谷那些叫得出名叫不出名的野花,湘西的春天,就是一张盛放的“花之地图”。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杨巨源就写过“诗家清景在新春,出门俱是看花人”,可见从古至今,“看花”都是春天里的热闹事。
人们为何爱春天看花?
若简单归因,春天的花,既是功能载体,也是情感容器。
作为功能载体,春天的花迈开了“春生”第一步,让“夏长”“秋收”“冬藏”接续而来、顺理成章,自此奔向新一轮时序更迭。这在农耕文明社会,当然是值得喜悦赞美之事。
作为情感容器,春天的花,接纳了一整个冬季蛰伏内敛后的复苏与释放,展露明媚张扬,承载生机希望,自然被人们寄予诸多美好的寓意和想象。
但若再深思一层,看花,看的其实是人生。
佛经中“一花一世界”,正是指从一朵花中就能悟出整个世界。
从花的生长,学习坚韧与毅力;从花的多样,学习尊重与包容;从花的短暂,学习珍惜与感恩;从花的凋谢,学习淡然与超脱——这是“得学”。
花开有香有色,谓“布施”;花开自有时节,谓“持戒”;花籽深埋土中,谓“忍辱”;花谢结果生生不息,谓“精进”;花生死不移,谓“禅定”;花形、色、香千变万化,谓“智慧”——这是“得度”。
所以,千百年来,中国人看的花,当然不止停留在花香、花色与花形,还有更为深邃与辽阔的花意。
那么,古往今来,花意最深的一朵花,应当是那朵“拈花微笑”之花。
佛祖给众弟子讲授佛法,佛祖拈花,众弟子不解,唯独迦叶会心一笑,佛祖说迦叶已明佛法。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拈花是传,微笑是悟。
这个春天,到湘西的山野,看花,悟花,“拈”一朵属于自己的“微笑”之花。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