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墙体广告 山东女孩徐玉玉遭遇
电信诈骗,被骗近万元后伤心欲绝,心脏骤停而死。固然几名参与的立功嫌疑人先后落网,但是此事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
电信网络诈骗的 危害。8月28日上午,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前往
安徽省反电诈中心(
安徽省防备打击电话网络诈骗立功快速反响联动处置中心),听一线反电诈民警深入分析电 信网络诈骗案件背后的黑色产业链,为您解密反电诈民警与立功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案例
大学生中招“洪水补贴”骗局
今年
安徽普降大雨,不少中央灾情严重。而不法分子又“与时俱进”地设计了一个“洪灾补贴”骗局。8月26日,省内一大学生报警称,本人接到了一个自 称是一家
公司老总的电话,电话中对方称得知他们家中遭遇洪灾,现开学在即,
公司打算给他捐赠一笔钱,供其上学。但领取补助需求在ATM机上停止操作。依据 诈骗分子提供的方式,该大学生到ATM机上操作,招致银行卡内数千元被骗。
“其实这和祝贺您中奖了骗局一样。”民警引见,这种骗局其实并不新颖,立功嫌疑人先经过相似“您中奖了”的信息麻木受害人,让受害人放松警觉。然后依据事前的剧本“话术”,让受害者疑神疑鬼,进而泄露银行账号和密码或者直接操作转账形成损失。
骗子冒充“公检法”学生差点被骗12000元
近日,
安徽一学生遭遇冒充“公检法”骗局,卡内12000元及时被止付。据调查,骗子冒充
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称该名学生触及一同刑事案件,如今需 要对其账户停止冻结。电话里该生不断解释本人并未去过外地,更没有接触过违法立功人员。诈骗分子以“原来你也是受害人”为借口,让其自证清白,把卡里的钱 转移到平安账户。
省反电诈中心拦截到这一线索后,立即布置当地民警联络受害人,但该学生挂断民警电话,后民警用110指挥中心电话拨打,该生仍回绝接听电话。后来民警辗转联络到该学生的父亲,让其父亲打电话劝止,最终才止付12000元。
而案发当天,同一学校的另外一名学生也报警称遭遇
电信诈骗。“诈骗分子普通会针对一些同一号段或者同一区域停止诈骗。”民警提示。
为什么民警联络受害人,但是受害人却回绝置信呢?民警解释,这也是诈骗分子“骗术”之一,诈骗分子常常会通知受害者案件要失密,不能置信当地的
公安 和当地的银行工作人员,否则会泄露案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受害者遭遇诈骗后疑神疑鬼,为了“规避”民警的提示,住到宾馆汇钱转账的缘由。
解惑
学生被骗方式有哪些?
无论是领取补助,还是冒充公检法,都不算是很高明的骗局,为何却有人频频中招呢?“普通学生警觉性比拟低,也没有几社会经历,常常比拟容易中 招。”反电诈中心民警引见,统计发现,学生被骗的方式,大致包括,网络兼职、冒充公检法、领取补助、开学机票改签、伪基站短信中奖或者银行网页晋级、网购 点击了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网上办理信誉卡、冒充熟人等诈骗方式。
个人隐私怎样到了骗子手里?
新买了车子,立即有人给你打电话采购车险和补贴;新买了房子,立即有人打电话采购房屋装修和家具;孩子刚出生,立即有人来采购保险,并且能说出详细的姓名。
近日,
合肥警方破获一同进犯公民个人信息案,立功嫌疑人何某、胡某二人共非法出卖公民个人信息达8万多条。何某等人先从网上购置大量个人信息,然后又将曾经取得的个人信息停止出卖,招致局部公民的隐私在网上“裸奔”。
省
公安厅反电诈中心民警引见,大局部不法分子经过搜索,网上购置个人隐私;而市民办理了通讯、房产、办卡等行为,也容易泄露隐私,一些网络平安单薄 的中央,常常会惹起黑客的攻击,进而胜利盗取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停止贩卖。还有小局部控制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部工作人员私自非法倒卖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