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农垦特泥河农牧场公司将 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作为农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持续把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放在突出位置,围绕既要 绿起来 又要 富起来 ,探索 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 的农畜品牌运行机制。按照 以草定畜、以畜促草、草畜互动、共同发展 的 草畜一体化 发展思路。实施 稳粮扩草、藏粮于草 战略,拓宽畜牧业发展方向,提高天然草场养分,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产人工饲草料种植基地,有效利用种养结合优势,形成多元共促、衔接紧密、互为依赖的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
植此青绿 人工饲草沃野丰
走进公司4470平方米干草棚,一排排罗列整齐的雪白圆柱形 棉花包 和绿色的 方疙瘩 映入眼帘。它们是该公司发展人工饲草产业的一颗颗丰硕的果实,是发往全国各地牲畜的越冬 口粮 ,也是该公司全面推进草畜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去年,我们种了2万亩人工饲草,总产量0.84万吨,亩效益392.5元。 该公司畜牧林草部副部长唐大为乐滋滋地说。
2022年呼伦贝尔草牧业科技示范项目落户特泥河,按照 专业化,机械化 要求,建设优质人工饲草种植基地,依靠配套完善的饲草加工体系,实现 耕、播、管、收、加、储、销 全过程生产运营。据了解,人工饲草收获采取干草打捆和青贮裹包两种方式。晾晒时,苜蓿草水分达到14%以下,燕麦草水分达到10%以下,才可以进行打捆。在青贮收获的人工饲草中,添加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制的高效复合青贮菌剂,这种菌剂不仅能够充分保障青贮饲草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还能提高草食家畜的消化率,适口性好,通过进料时均匀喷洒,使乳酸菌在饲草发酵过程中抑制有害菌发酵,有效延长存放年限。
下一步,公司将尝试苜蓿草种植一年三茬的方式,增加单产,提高质量。并且在采取青贮裹包方式的基础上,逐步引进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创新应用饲草颗粒、饲草柔丝、饲草切段等更多技术手段,不断培育草畜产业融合发展新的增长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绿色有机 草场富足底色浓
每年6至8月份,该公司在天然草地饲草生物含量最高峰时进行生产测定,为中国科学院实验研究提供有力数据,随后,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制定一整套天然草地的恢复方案,更好地发挥天然草地资源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掌握天然草场草群组成、产量等动态变化规律,真正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采用植物所研制的天然草地改良剂和促进剂,实现了养分调控、植物生长调控和土壤微生物调控,优质牧草种群得到了恢复,毒草受到抑制。真正实现了提高营养与延长储存时间的 双赢 。
经过改良后的天然草场草质非常好,不仅长势高、密度大,而且颜色深,牲畜十分爱吃。 连续两年订购该公司饲草的林甸县永兴牧场场长于永学赞不绝口地说。
经过计算,未改良的草场收获126.5公斤/亩,而改良的草场收获达181公斤/亩,相比增产43%,改良后的草场饲草产量增加明显。
绿色循环 生态文明产业兴
特泥河农牧场公司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生态农场和国家级生态农场,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以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引领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具特色、质效更高的 北疆生态粮仓 。
走进特泥河有机肥厂,机械正在翻拌一排排生物有机肥。 这里生产有机肥的原材料全部取材于公司各生产连队的养殖户。 有机肥厂厂长武海明介绍。有机肥厂统一回收养殖户牲畜粪便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公司养殖户家中粪便多、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还解决了制造有机肥的原料问题,真正实现了牲畜粪便资源化利用,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特泥河农牧场公司有机肥厂升级改造的一期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改造后的 生态工程试验中心 ,主要负责生态产品研发、黑土地保护、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研究、有机肥生产加工等多项内容。不仅增加了有机肥翻拌发酵场和翻拌棚,扩大了生产规模,还能实现大量对外销售,真正将就近消纳、变废为宝、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牲畜粪污资源利用绿色路径越走越宽广,为垦区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提供了坚实保障。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