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太阳到达黄经 90 度,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虽然白昼最长,但却未必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逐渐向南
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候江南梅子处于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导致阴雨连绵。在北方地区,夏至以后,随着温度增高,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雷雨天气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一些地区还可能会出现暴雨,容易形成洪涝灾害,此节气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