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八桂,“骏马”奔腾。在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广西作家的创作硕果累累:瑶族作家光盘的《烟雨漫漓江》获长篇小说奖,壮族作家凡一平的《上岭恋人》获中短篇小说奖,壮族作家黄芳的《落下来》获诗歌奖。
昨日,记者采访了3位获奖作家,谈及他们在南宁领奖的感受,以及家乡热土对他们创作的意义、给他们带来的灵感。
光盘:“记录者”书写漓江保护的坚守
“我希望通过《烟雨漫漓江》呈现出生活在漓江边的老百姓崇敬自然的状态。他们深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光盘表示。
《烟雨漫漓江》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为主题,书写了漓江流域的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的故事。
“通过描写漓江之畔普通群众的个人遭际和情感世界,以及他们保护珍贵自然资源、与野生动物真情互动的事迹,书写了他们依托漓江寻求发展、追求乡村振兴的历程。”光盘说。
在桂林生活了40多年,光盘对漓江再熟悉不过了,从漓江山水到两岸人们的生活,是一条隐藏在他心中人与自然交互影响的故事脉络,终于在2022年1月的一天,激发了创作的“冲动”。
“当时刚一开始动笔,感觉熟悉的漓江突然陌生了。”光盘决定再次走近漓江,扎进乡野,“哪怕是在那里走走看看,呼吸一下香甜的空气,都会激发出写作的热情和灵感。”
“写一篇关于漓江的长篇小说,是我的心愿,也是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收获。”光盘认为,正是因为对故土的热爱,让他有了遣词造句的灵感。
目前,光盘以桂林本土文化为基础创作的另一部谍战小说已经完成,相信明年便可以和广大读者见面。
凡一平:我的创作离不开我的家乡
“不写上岭,我不知道还能写些什么。我这辈子的创作,是离不开生我、养我、亲我的上岭村了。”凡一平说。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菁盛乡上岭村是凡一平出生和成长的小乡村,坐落在红水河畔,被青山和竹林环抱,居民以壮族为多。这个偏远的小村庄承载了凡一平16岁以前的全部生活。
“近些年,上岭故事如井喷般不断涌入我的脑海并诉诸文字。一个接一个渺小、坚强、智慧的人物,让我心动,也让我冲动。”凡一平说,要通过笔触呈现他们于苦难中的坚强和达观,生存的智慧和善良,同时寄托自己对生命的悲悯、对人性幽微的探索,以及对人性光芒的希冀。
“此次骏马奖在南宁举办,而我在家乡领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凡一平说。
“未来写作的灵感和方向依然和家乡有关。”凡一平表示,家乡是他的文学原乡,就像一个人有了根,就没有漂泊感,“南宁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这里成为我的第二故乡,看见邕江就仿佛看到了家乡的红水河那般亲切。”
作为文学桂军的一员,凡一平认为,随着文学桂军的崛起,广西文学团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家只要认真扎根人民,创作接地气,就会涌现出更多的名家名作,成为祖国文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黄芳:在时代洪流中汲取创作养分
“获得骏马奖既是对我写作的认可,也是鼓励和鞭策。在这30多年的文学创作路上,无论生活和工作遇到怎样的动荡,我对文学的热情和坚持都没有变过。”黄芳坚定地说。
鄂ICP备12009549号 版权所有: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桥
联系电话: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术支持:湖北新美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管理]